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指技艺纯熟,心手相应。也指作事非常顺手。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做木工活的轮扁放下工具,走上堂来问他念的是什么书。齐桓公回答说,是圣人之言。轮扁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都死了。轮扁问,那么你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桓公生气地说,国君在这里读书,一个木匠哪能妄加评论,说出点道理来还可饶命,不然就处死你。轮扁回答道,我就以我干的木匠活来说吧!做车轮子,榫头做宽了车轮就不牢固;做得小了,又无法安进去。做得不大不小,松紧适宜,才能心手相应,干得顺利。其间技艺,单靠口说说不清,必须心中有数才行。我不能单用嘴说使我儿子明白,我的儿子也不能完全接受我的这套技术。所以到现在七十岁了,这活还是自己动手。古代圣贤在他们的学说还未传世时就已经死了。由此看来,你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又是什么?

【出典】: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例句】:

北宋·苏轼《赠南屏谦师诗序》:“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连动 形容功夫高强,做事心手相应。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张贤亮《小说中国》:“可是,时过不久,天使们一个个变成魔鬼,高唱把捡到的一分钱都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天真学生,殴打老师是家常便饭,面无愧色,比做家庭作业还~。”△褒义。用于处理事情方面。→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 心闲手敏 ↔所谋辄左眼高手低 手忙脚乱 力不从心 无从措手。也作“得手应心”、“遂心应手”。


【词语得心应手】  成语:得心应手汉语词典: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 褚小怀大

    用小袋子装大物,比喻才小而任重。褚( ㄓㄨˇ zhǔ 主):袋子。《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词语褚小怀大】  成语:褚小怀大汉语大词典:褚小怀大

  • 浮屠老子之宫

    浮屠: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图”。指佛家。老子:即老聃,春秋时人,著有《老子》。道家假托老子为始祖,后因借指道家。 泛指佛教和道教的宫观。语出宋.林景熙《霁山集.蜃说》:“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

  • 为丛驱雀

    同“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聊斋志异.恒娘》:“朝夕而絮聒之,是为丛驱雀,其离滋甚耳!”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词语为丛驱雀】  成语:为丛驱雀汉语大词典:为丛驱雀

  • 见惯司空

    源见“司空见惯”。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见“司空见惯”。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自品题。”【词语见惯司空】  成语:见惯司空汉

  • 一赋狗监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管理皇帝猎犬的官长),侍上(汉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 尺幅千里

    在小幅的画面上,描绘着极宽广的景物。唐代徐安贞《题襄阳图》诗:“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也用来比喻诗文短小而包含丰富的内容、壮阔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并列 一尺长的画幅,却画出千里的风光景物。形容图画

  • 狭乡乐迁

    唐时实行“均田制”,人多田少,不能按规定数量分田给百姓的地方称狭乡。住在狭乡的人,因田地不足而不乐居住,愿意迁居到其他地方去,谓之“狭乡乐迁,《唐律.户婚.释文》:“狭乡乐迁,谓民不乐居旧业,而迁移他

  • 齐虏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发兵击匈奴,齐人刘敬以为不可。高祖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刘敬。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故庄周目《齐谐》

  • 以螳当车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当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偏正 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

  • 笔底生风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唐开元时将军裴曼请吴道子作壁画,吴道子要求裴旻舞剑一曲。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