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春申君列传》:“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范睢)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
《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原是傅说勉励高宗学习之语。后因以“典学”称帝王、皇子致力于学。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其在三司,深厌干请者,虽不能从,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颜强笑以遣之。尝谓人曰:‘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闻者传以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毛传:“甸,治也。”朱熹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禹之所治,故其原隰垦辟,而我得田之。”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宋
源见“索米长安”。借指薪微生活贫苦的小吏。宋张耒《次韵奉酬无咎兼呈慎思天启》:“苦饥方朔身漫长,颠毛种种颜欲苍。”【词语苦饥方朔】 汉语大词典:苦饥方朔
《南史.王铨传》:“铨虽学业不及弟锡,而孝行齐焉。时人以为铨、锡二王,可谓玉昆金友。”又《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
见“如影随形”条。主谓 形体和影子一样分不开。形容如影之随形,极其亲䁥。语本《吕氏春秋·首时》:“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指老舍《四世同堂》(补篇):“那一老一少向来~。”△常用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后用“质野”形容质朴鄙俗。《晋书.纪瞻传》:“故忠弊质野,敬失多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江外土人,质野不驯,见人辄避。”【词语质野】 汉语大词典:质野
同“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水浒传》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词语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成语: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汉语大词典: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同“角巾私第”。清毛奇龄《红桥酒散别曹明府》诗:“怀组入官本慷慨,角巾归第何优游。”【词语角巾归第】 汉语大词典:角巾归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