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庾楼月

庾楼月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练习歌唱吟诵),音调始遒(遒,强劲,此指高昂有力),闻函道(楼之通道)中有屐声甚厉,定(判断)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老夫)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隋时改称交床,唐穆宗时又名绳床)与诸人咏谑竟坐(或作“谈咏竟夕”),甚得任乐。后王逸少(羲之字)下与丞相(王导)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庾亮字)尔时风范,不得不小穨(音tuī,同颓,颓废。此处是说当时部下吟咏歌唱,兴趣正浓,庾亮虽身为大将军,亦不便自为尊严,扫人之兴,故坦率与佐吏同乐)。’右军(羲之曾为晋右军将军,故称。右军为古代官名)答曰:‘唯丘壑独存(丘壑,此指意致深远)。’”

晋庾亮因讨平苏峻、郭默叛乱有功,以中书令迁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为征西将军,镇守武昌。亮喜欢谈咏,胸襟坦率,且意致深远,故有乘兴与下僚同乐之举。后因以“庾楼月”用为高人雅兴的典故。

宋王安石《千秋岁引》词:“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宋玉传》云: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至,王乃披巾以当之曰:“快哉此风!”参见本书“雌雄风”条),庾楼月,宛如昨。”


猜你喜欢

  • 猛士云起

    源见“大风歌”。形容英雄大量涌现,奋发立功。宋刘过《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词:“猛士云起,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 岩墙之下

    指危险的处所。《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岩墙:指将倾覆的高墙。【词语岩墙之下】  成语:岩墙之下

  • 聚萤积雪

    同“聚萤映雪”。元关汉卿《玉镜台》一折:“一个白发书生无伎俩,一年一度等选场,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军将,入为治国头厅相?”见“囊萤积雪”。元·关汉卿《玉镜台》:“守着那~看书窗,几时

  • 上下其手

    形容玩弄花招,潜心取巧,蒙混作弊。公元前547年,楚康王率师袭郑。郑国城麇地方守将皇颉打了败仗,被楚将穿封戌活捉。可是楚王之弟公子围为了争功,硬说是他俘虏的。两人争执不下,官司一直打到太宰伯州犁那里。

  • 旷古未有

    即从来没有过。亦作“旷古未闻”。出自唐颜真卿之语。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开元年间举进士,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因不肯阿附杨国忠,

  • 方邵

    同“方召”。《宋书.王镇恶传》:“〔镇恶〕实扞城所寄,国之方 邵也。”隋卢思道《劳生论》:“方 邵重臣,外扬武节。”【词语方邵】   汉语大词典:方邵

  • 自崖而反

    比喻超然独往,使人望尘莫及。反,同“返”。《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偏正 送行之辞。送人到水岸边,不能再送了就返回。语出《

  • 渔阳

    同“渔阳掺挝”。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玉树》难谐拍,《渔阳》不辨挝。”【词语渔阳】   汉语大词典:渔阳

  • 冰肌雪艳

    见“冰肌玉骨”。宋·张舜民《画墁集·酴醿》卷4:“~映残春,燠日熏风入四邻。”

  • 祝余

    同“祝予”。清钱谦益《〈一树斋集〉序》:“文孺殁,师哭之恸,有祝余之感焉。”【词语祝余】   汉语大词典:祝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