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

庸人:平庸的人;自扰:自己扰乱自己。平庸之人自找麻烦。出自唐陆象先语。陆象先,本名景初,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及第,历任扬州参军事、洛阳府尉、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等职。唐睿(ruì瑞)宗景云年间曾为宰相,时太平公主谋专权,企图废除太子李隆基,陆象先有保护之功,封兖国公。后罢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剑南观察使,又迁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他为政仁恕,曾对人说过:“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只是庸人自找麻烦,事情才多了起来。只要不自找麻烦,何愁事情不减少呢?”

【出典】:

旧唐书》卷88《陆元方附子象先传》2877页:“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自无事,祇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何忧不简。’前后为刺史,其政如一,人吏咸怀思之。”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22回:“据我看起来,那庸人自扰,倒也自扰的有限,独这一班兼人好胜的聪明朋友,他要自扰起来,更是可怜。” 茅盾《虹》:“事情早已过去了,谣言早已传遍全城了,何必庸人自扰,看做了不得。”


主谓 自扰,自找麻烦。指平庸的人无事找事,自找麻烦。《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儿女英雄传》22回:“那~,倒也自扰的有限,独这一班兼人好胜的聪明朋友,他要自扰起来,更是可怜。”△贬义。常用于对愚昧的人的讥讽。→杞人忧天 无病自疚 ↔智者不惑


【词语庸人自扰】  成语:庸人自扰汉语词典:庸人自扰

猜你喜欢

  • 当路子

    源见“当路”。有权势居要位的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十四:“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清严允肇《哀淮人》诗:“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

  • 妙语天下

    《汉书.贾捐之传》:“贾捐之字君房,贾谊之曾孙也。……长安令杨兴曰:‘县官尝言兴瘉薛大夫,我易助也。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汉时,贾捐之和杨兴相善,相互标榜夸赞。杨兴

  • 人间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喻指凡俗的权势利禄。宋魏了翁《西江月.即席和书院诸友》词:“早厌人间腐鼠,要希云外飞皇。”

  • 斧绣

    源见“绣衣持斧”。指巡视各地执法断案。元范梈《寄杜廉访使君》诗:“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词语斧绣】   汉语大词典:斧绣

  • 夜饭牛

    源见“宁戚饭牛”。借指贤士落魄失意。宋陆游《信笔》诗之二:“少年醉眼傲王侯,末路悲歌夜饭牛。”

  • 燕阵横功

    源见“火牛阵”。称誉牛的战功。唐李峤《牛》诗:“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 化仗

    源见“夸父逐日”。指夸父弃杖化为邓林。比喻功在身后。仗,同“杖”。明张煌言《春暮怅然有作》诗:“记得古人曾化仗,邓林孤影亦参天。”【词语化仗】   汉语大词典:化仗

  • 花开堪折直须折

    花朵开放时正须折取。 比喻人生要及时行乐。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朱健国《用棉絮做救生圈》(《长江日报》1990年5月23日):

  • 邓家铜山

    《史记.佞幸列传》:“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 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及文帝崩,景帝

  • 寝食不安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形容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水浒传》二四回:“教嫂嫂生受,武松寝食不安。”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