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广开言路

广开言路

喻指集思广益,听取不同意见。来历,(?一133年)字伯珍,东汉大臣。汉安帝延光二年(124年),因听信臣下谗言,废太子刘保为济阴王,来历以长公主之子与群臣上疏为太子辩诬,使得安帝极为不满。下诏斥责来历等上疏诸臣:“不识大典”,“与群小共为晔”,“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不久,下令将来历兄弟免官回家,不许其母入宫。当时不少人都替他捏着一把汗。安帝死后,经过一场宫廷政变,济阴王刘保即位,是为顺帝。来历亦以当年为太子辩诬而时来运转,仕至车骑将军。

【出典】:

后汉书》卷15第591页《来历传》载汉安帝为太子辩诬诸臣下诏曰:“朝庭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

【例句】: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辨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之二》:“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讳忌,而台谏所击不过先朝之人,所非不过先朝之法,正是以水济水,臣窃忧之。” 明·俞汝楫《礼部志略·六五·建言》载礼部尚书李志刚上言:“皇上即位以来,悉遂成宪,广开言路,博采群谋,凡有可行,无不听纳。”


述宾 言路:进言的途径。尽量给人们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语本《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官场现形记》36回:“现在朝廷~,昨儿新下上谕,内务府人员可以保荐御史。”△褒义。用于描写治理。→从谏如流从善如流 明目达聪 ↔闭目塞听 一手遮天


【词语广开言路】  成语:广开言路汉语词典:广开言路

猜你喜欢

  • 白衣

    同“白衣人”。唐高適《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词语白衣】   汉语大词典:白衣

  • 刻像求贤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武丁即位……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

  • 及亲三釜养

    源见“三釜养”。谓能以菲薄的俸禄供养父母。宋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 助桀为虐

    《史记.留侯世家》:“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一个暴君。后以“助桀为虐”谓帮助坏人作坏事。唐刘知幾《史通

  • 裘弊金尽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赢,担负)滕(滕,本指缄封,此引伸指行囊)履蹻(蹻,屐),负书担橐(橐,口袋,比囊小的叫橐),形容枯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无为善

    《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古时侯,要求女子作人有一定的社会标准。首先,按照封建道德观的约束和要求,

  • 衡门

    源见“衡门泌水”。借指隐者居所。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亦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唐刘沧《赠隐者》诗:“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词语衡门】   

  • 乐奏钧天

    源见“钧天广乐”。指弹奏美妙的仙乐。清黄遵宪《庚子元旦》诗之二:“乐奏钧天梦里过,瀛台缥缈隔星河。”

  • 天下楷模

    楷模,亦作模楷。模范,典范。桓灵间,李膺等人敢于同专擅朝政的宦官势力进行斗争,并对其不法行为加以严惩,在当时太学生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因被喻为“天下模楷”,意为其行为道德足堪作为整个社会的榜样。【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