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幕府红莲

幕府红莲

同“幕府莲花”。元 萨都剌《送刘照磨之桂林》诗:“一官未厌马蹄遥,要使南荒识凤毛。幕府红莲开白昼,辕门碧草映青袍。”


【典源】《南齐书·庾杲之传》:“ (庾呆之) 出为王俭卫军长史,时人呼俭府为入芙蓉池。” 《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

【今译】 南朝齐高帝时,王俭任卫将军,他的官署幕府中人才济济,时人称入王俭府为入莲花池,庾杲之 (字景行) 被王俭命为卫将军长史,萧缅在给王俭的信中赞美说:“您府中幕僚,皆为难得之人才。庾杲之在其中泛清水,依芙蓉,何等好啊。”

【释义】 后以此典称美任幕僚之人富有才干; 或借指幕府等。

【典形】 芙蓉王俭府、芙蓉之水、红莲渌水、红莲幕、红莲幕府、俭莲、莲府、莲花幕、莲幕、绿水红莲、幕府红莲、幕中莲、王俭府、相府池莲、庾杲莲、幕下莲花、红莲幕客、红莲书记、幕府莲、莲花府。

【示例】

〔芙蓉王俭府〕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芙蓉之水〕 唐·杨炯《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楚客临风,更入芙蓉之水。”

〔红莲渌水〕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王太尉之幕中,红莲渌水。”

〔红莲幕府〕 元·白朴《摸鱼子》:“鸾坡客,又向红莲幕府,田园何日成趣。”

〔俭莲〕 唐·罗隐《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俭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五云。”

〔莲府〕唐·刘禹锡《送国子令狐博士》:“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莲花幕〕 唐·韩偓《寄湖南从事》:“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遣逐情。”

〔莲幕〕 唐·张祜《走笔赠许玫赴桂州命》:“桂林真重德,莲幕藉殊才。”

〔绿水红莲〕 宋·辛弃疾《南乡子·送赵国宜》:“剩记乃翁诗,绿水红莲觅旧题。”

〔幕府红莲〕 元·萨都拉《送刘照磨之桂林》:“幕府红莲开白昼,辕门碧草映青袍。”

〔幕中莲〕 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发迹岂劳天上桂,属词还得幕中莲。”

〔王俭府〕 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朱绂两骖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相府池莲〕 明·汤显祖《紫钗记》:“风流谁绊,知他相府池莲,怕无端引起绿窗红怨。”

〔庾杲莲〕 唐·李商隐《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猜你喜欢

  • 裹革

    同“裹尸马革”。唐员半千《陇头水》诗:“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明唐顺之《谢赐银币表》:“倘暮齿之未衰,尚期裹革,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词语裹革】   汉语大词典:裹革

  • 群起而攻之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小子:门人、弟子。门人弟子都一同起来指责、攻击他。后因以“群起而攻之”形容遭众人反对。宋.杨万里《李侍郎传》:“自古官官之盛衰,系有国之兴亡

  • 北郭

    同“北郭先生”。清吴伟业林云凤《梅花庵话雨联句》:“北郭余偕隐,东山尔共瞻。”【词语北郭】   汉语大词典:北郭

  • 绝编

    同“绝韦编”。唐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词语绝编】   汉语大词典:绝编

  • 陔养

    源见“南陔”。谓孝养。清 秦树《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淑质解承陔养志,红闺时诵《白华篇》。”【词语陔养】   汉语大词典:陔养

  • 草木风

    同“草木风鹤”。唐杜甫《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 乞食吹箫

    指伍子胥逃难,吹奏如笛、箫之竹管乐器篪(chí池)来讨饭吃。后以此典比喻志士流浪飘泊,处境艰难困窘。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字子胥。他父亲伍奢是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太师,辅太子建。

  • 熊虺食人魂

    《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东汉.王逸注:“言复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掩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熊虺,古代传说中的九头巨蛇。据说此怪喜吃人的魂魄。后因喻指

  • 夜眠薪

    同“卧薪尝胆”。清赵翼《述庵璞函缘事罢官从军来滇次韵奉答》之二:“扫穴犁庭仗武臣,也须愤切夜眠薪。”

  • 饮冰

    《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世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内热,内心焦灼。阴阳之患,指悲喜之情交织而伤害人心。春秋时,孔子周游到楚,楚叶公子高将使齐,因而来向孔子求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