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缇萦上书”。
同“祢衡怀刺”。清赵翼《壬申下第作》诗之三:“笑看祢衡名刺在,已经磨灭字都湮。”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古诗中常以“织素”表现被休弃的妇女工于纺织,善操家务。后世诗文中常
《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毛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郑玄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因以“鸣雁”指嫁娶之
同“寄书雁”。元陈基《江上客舍》诗:“风急最怜巢幕燕,春寒犹滞寄书鸿。”【词语寄书鸿】 汉语大词典:寄书鸿
同“乌头白”。清魏源《赠谢默卿明》诗之二:“徒闻牛戴角,不见乌白头。”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治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持之以恒。他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腻烦,热心教育学生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出典】:《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
源见“焚书坑儒”。又《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张守节正义引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
素:向来,平素。 平素是富贵的人家就按富贵的条件行事;平素是贫贱的人家,就按贫贱的条件行事。 表示人要安于其素常所处的地位,行事不可超越本分。语出《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
源见“甑尘釜鱼”。形容清贫之极。宋范成大《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尘鱼甑釜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见“甑尘釜鱼”。宋·范成大《次韵虞子建见昭赎带作醮》之二:“~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词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