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话、发笑。 朱之瑜(1600-1682年),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明崇祯末年,几次征召入朝做官,皆不就。明亡,密谋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逃走日
《南史.伏挺传》:“(挺)博学有才思,为五言诗,善效谢康乐体。父友乐安、任昉深相叹异,常曰:‘此子日下无双。’”日下,指京城。“日下无双”谓京城没有第二个,极言其才华出众。后因用为称道人有异才之典。宋
惟:助词。 我们的威武要发扬。 多用作称颂武功之辞。语出《书.泰誓中》:“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宋.徐铉《大宋凤翔府新建上清太平宫碑铭》:“运钟二圣,庆洽重光,诞敷一德,奄有八方,时文载
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四皓者,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用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
见“尺布斗粟”条。见“尺布斗粟”。【词语斗粟尺布】 成语:斗粟尺布汉语大词典:斗粟尺布
《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孔颖达疏:“此一节明人及国家天下等皆悉肥盛,所以养生送死,常事鬼神。”
源见“石马汗流”。谓神兵下凡助战。清黄遵宪《乌之珠歌》之三:“何如死殉侍昭陵,风雨灵旗驰石马。”
源见“漆室忧葵”。指担忧国事。唐李商隐《咏怀寄秘书旧僚》:“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明 邵璨《香囊记.赏雪》:“我和你虽隐居无预,恐有剥床之灾,未免忧葵之叹。”
同“豆剖瓜分”。宋李清照《词论》:“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厘捐粮税悉为各军截收,赌饷烟捐亦由各军支配。是全省税收,业已瓜分豆剖,点滴无遗。”见“瓜剖豆分”。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报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曰:‘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