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巫见大巫

小巫见大巫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

巫,指巫师。小巫的法术比不上大巫。见了大巫,拔起卜吉凶之茅而走。后引申为相形见绌之典。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魏.陈琳《答张纮书》:“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今景兴(王朗)在此,足下与子布(张昭)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小巫,陈琳自喻。


主谓 巫,旧时专门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以此为职业的人。小巫见了大巫师,自觉不如其高明。形容相形见绌,远远不如。《太平御览》卷735引《庄子》:“~,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迁”》:“真是‘~’,使我自惭究竟不及白人毒辣勇猛。”△常用以作大小、高低的比较,带有诙谐、嘲讽意味。→相形见绌 相形失色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小巫见大巫”比喻学问、技艺远不如人之意。

为什么有此说法呢? “巫”义为何呢?

三国志·吴志·张纮 ( hónɡ) 传》裴松之注引 《吴书》记载:张纮 ( 字子纲) 看到一个南榴木枕,非常喜爱、欣赏其纹理,因而为之作了一篇赋文。在北方的陈琳看到了这篇赋文,认为写得不错,于是拿出来给别人看,说道: “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写的,真好啊!”

后来,陈琳的一些赋文、论文如 《武库赋》、 《应机论》等被张纮 ( 子纲) 看到了,“深叹美之”,并给陈琳去了一信。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与外界相隔,此间很少人为文,所以 ‘易为雄伯’,我受此称誉,‘非其实也’,现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我比起来真是 ‘小巫见大巫’啊! ‘神气’尽了啊!”陈琳自谦自己这个“小巫”比不上张纮他们那些 “大巫”。

“巫”,原指装神弄鬼替人去灾祈福为职业的人。因此,凡 “巫”必有 “术”, “术”为技艺、方法,引申为能力、水平等义。所以,“小巫”的能力、水平自然比不上 “大巫”,因之 “小巫见大巫”便用以比喻学问水平、技艺能力不如他人之意。


【词语小巫见大巫】  成语:小巫见大巫汉语词典:小巫见大巫

猜你喜欢

  • 哀感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至中年后常为事而感伤。清 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安) 语王右军 (羲之) 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

  • 三不去

    去:休弃。封建礼教规定休弃妻子,有所谓“七出”、“三不去”。无家可归者、为公婆守过三年丧者、娶时丈夫贫贱而后富贵者不能休弃,称为“三不去”。《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

  • 龙颔摘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应试得第。唐黄滔《寄同年封舍人渭》诗:“龙颔摘珠同泳海,凤衔辉翰别升天。”

  • 空弦

    源见“空弦落雁”。未上箭的弓弦。常用以称赞箭法高明或喻再次打击。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词语空弦】   汉语大词典:空弦

  • 贯虱心

    源见“精贯虱心”。形容功力深厚,射技精湛。宋刘克庄《观射》诗:“各自分牛脔,何曾贯虱心?”

  • 酆剑

    见“丰剑”。【词语酆剑】   汉语大词典:酆剑

  • 三从四德

    封建时代束缚妇女的戒条。《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毛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

  • 手板支颐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傲视王侯,闲散自适。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词语手板支颐】  成语:手板支颐汉语大词典:手板支颐

  • 积薪厝火

    汉.贾谊《新书.数宇》:“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西汉文士贾谊曾用“置火于积薪之下,而在上面

  • 五朵云

    同“五云体”。宋张扩《新安程昭文秀才惠子鹅菱角乳梨并鲍清笔》诗:“新安故人哀我贫,尺素自书五朵云。”【词语五朵云】   汉语大词典: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