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室无长物

室无长物

源见“平生无长物”。形容生活简朴。宋陆游《初夏》诗之二:“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


【典源】《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文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 (zhàng) 物。’”《晋书·王恭传》亦载,文略。

【今译】 晋代王恭从会稽回来,其叔王忱 (小字佛大) 去看他,见王恭坐在六尺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当然有这种东西,可以送我一领。”王忱走后,王恭即使人将所坐的竹席送去,而自己坐在草荐上。后来王忱闻知,十分吃惊,说:“我本以为你有多余的,才向你要的。”王恭说:“丈人不了解我,我作人从不置多余的东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贫困或省俭。

【典形】 平生无长物、室无长物、无长物、长物、长物元无有。

【示例】

〔平生无长物〕 清·吴伟业《阆园诗》之三:“平生无长物,端不负虚名。”

〔室无长物〕 宋·陆游《初夏》 之二:“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

〔无长物〕 金·元好问 《赠答赵仁甫》:“但见室中无长物,不闻门外有轩车”

〔长物〕 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平生长物忧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长物元无有〕 明·高启 《临顿里》之六:“长物元无有,何劳犬护扉。”


猜你喜欢

  • 持螯手

    源见“持螯把酒”。指善饮者。宋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词:“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明高启《九日与客登虎丘至夕放舟过天平山》诗:“他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 家禽能对

    源见“君家果”。形容人年少聪慧,捷对善辩。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风神世载。猛兽不惊,家禽能对。”

  • 同尘

    同“和光同尘”。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锐同尘。”【词语同尘】   汉语大词典:同尘

  • 彼哉彼哉

    他呀他呀! 古代对人表示轻视或惋惜的一种习惯语。语出《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公羊传.定公八年》:“弑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或曰:‘弑千乘之

  • 门外张罗

    同“门可罗雀”。唐白居易《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 随厮养

    《史记.张耳陈余传》:赵王武臣为燕军所囚,十余使者去燕,均被杀。一厮养卒主动赴燕军,游说燕将。指出张耳、陈余“‘此两人名为求赵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自立。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

  • 玉璞

    源见“和氏之璧”。喻怀才不遇之士。宋余靖《桂园早行》诗:“自堪悲玉璞,谁复筑金台?”【词语玉璞】   汉语大词典:玉璞

  • 时苗留犊

    同“罢官还犊”。唐李瀚《蒙求》诗:“时苗留犊,羊续悬鱼。”【词语时苗留犊】  成语:时苗留犊汉语大词典:时苗留犊

  • 袴襦歌咏

    同“袴襦歌”。前蜀贯休《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诗之三:“锦绣文章无路达,袴襦歌咏隔墙听。”

  • 束置高阁

    同“束之高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见“束之高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