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步当车

安步当车

指不乘车而从容步行。战国时期,齐宣王在位期间,见到了齐国的隐士颜斶(chù)。齐王叫他,你过来。颜斶也说,你到这里来。齐宣王十分不高兴,宣王手下人也责怪颜斶不懂礼貌。颜斶回答说,我如到王跟前是贪慕权势,王到我跟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到王前去趋炎附势,不如使王就我以礼贤下士。而后,颜斶又层层设喻,为齐王讲解士贵王贱的道理,并劝告宣王注意向有学问的士人学习。一席话将齐王说得五体投地。他要求颜斶把自己看作学生,并想让颜斶和自己一样,食必有肉,出门乘车,妻子也穿着十分华丽的衣服。颜斶则一概拒绝。他说,玉石经过雕刻,就会失掉其本来面目;士人当了官,身分虽然提高,但却不能自主。我希望回家作一个平民,晚一点吃饭,权当作是吃肉也很香;安闲地散步,只当作是乘车;不犯王法,就相当于身份高贵;光明正大的生活,就是快乐。你可以下达命令,我可以尽忠直之言,我们已各尽其责了。希望能放我回家。说完拜了两拜就回家去了。

【出典】:

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饱食安步。”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145回:“老身……区区往返数里,安步当车,可无虞也。”


偏正 原指安于贫居并以之为乐的思想。今多解作徒步而行。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张恨水《魍魉世界》:“区老太爷笑道:‘再向前走,可不能~。’”※当,不读作dāng;车,不读作jū。△用于指代步行。 →以步代车 ↔驷马高车。也作“缓步代车”、“缓步当车”、“徐步当车”。


以缓慢从容的步行当作坐车,谓之 “安步当 ( dànɡ) 车”。

“当”,作为、算是。“步”,行走。“安”呢?

“安”, 《说文·宀 ( mián) 部》训为 “静也”, 《方言》同。“静”有安详、舒缓义,引申有从容义。故 “安步当车”谓从容步行以当乘车。

语出 《战国策·齐策四》: “安步以当车。”此语出自战国时齐国颜斶 ( chù) 之口。

有一次,齐宣王见到颜斶,喊道: “颜斶过来!”颜斶回应道:“王过来! ”齐宣王很不高兴。颜斶认为,我上前,是趋炎附势; 王上前,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趋势,还不如让王下士。颜斶还对人说,士比王尊贵。从前秦国攻打齐国,秦军有令: 谁敢在贤士柳下惠坟前砍柴,一律处死; 谁能得到齐王的头,赏千金。由此看来,活的君王的头,还不如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

颜斶最终不愿在朝为官,而是返回故乡,粗粮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归真返璞,终身不辱。

安步以当车”后遂形成 “安步当车”一语。


【词语安步当车】  成语:安步当车汉语词典:安步当车

猜你喜欢

  • 望梅

    同“望梅止渴”。清纳兰性德《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画饼奚裨,望梅曷补?”【词语望梅】   汉语大词典:望梅

  • 美盛德之形容

    形容:表现,体现。 赞美盛德的表现。 古代指“颂”这种文体的写作目的。语出《文选.卜商〈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宋.田锡《籍田颂并序》:“因侍耕而献颂,用庆升平。美盛德之形容,纪皇猷之万

  • 盐韲

    同“盐虀”。宋陆游《偶得长鱼巨蟹命酒小饮盖久无此举也》诗:“老生日日困盐韲,异味棕鱼与楮鸡。”【词语盐韲】   汉语大词典:盐韲

  • 烹阿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闢,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

  • 弄椠提铅

    源见“怀铅提椠”。指撰写文章。明张景《飞丸记.访旧寻盟》:“晨窗问字,夜火分篝,弄椠提铅,同拟天衢齐步。”

  • 玉石火炎灰

    源见“玉石俱焚”。指玉石俱焚的遗迹,形容大面积的雪色。唐韩愈《咏雪赠张籍》:“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 折角巾

    源见“林宗巾”。泛指文士之冠。《水浒传》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绿袍少年将军来,教琼英飞石子打击。”【词语折角巾】   汉语大词典:折角巾

  • 聚麀

    《礼记.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故有父子共牝之事。后以指两代的乱伦行为。《南史.刘述传》:“或诣之,问其母安否。述曰:‘惟有愁惛

  • 放舄游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居官行游。明何景明《送李令赴宣城》诗:“柳傍弹琴坐,花随放舄游。”

  • 西山拄笏

    同“西山拄颐”。清周之琦《天香》词:“参差雉堞,送暝色、凉生襟袂。只少西山拄笏,分他绛霄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