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望梅止渴”。写酸梅的功效。谓远望梅林可以止渴。唐李峤《梅》诗:“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比喻人能兼容善恶,广为包函。《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薮:湖泽。瑾、瑜:都是美玉之名。瑕:玉上的斑点、疵病。江湖大而广,可容纳一些
同“怀璧为罪”。清赵翼《古玉琀歌》:“地下长眠倘有知,怀璧其罪鬼应泣。”主谓 身藏美玉,因而获罪。比喻因有才能而遭到嫉妒、迫害。语出《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
《汉书.扬雄传上》:“剖明月之珠胎。”颜师古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后因以“寒胎”指珍珠。清姚鼐《酬胡君业宏》诗:“明月寒胎耀当代,楚望沈沦媚幽彩。”【词语寒胎】 汉语大词典:寒胎
源见“鹤鸣㈠”。比喻贤才隐居修德。南朝 宋王韶之《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育翮幽林,养音九皋。”述补 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比喻贤士隐居育德修业。语本《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宋
让人感到安闲舒适的地方。宋代陶穀《清异录》;“韩熙载家过纵姬侍,第侧建横窗,络以丝绳,为观玩(一作“觇”)之地。初惟市物,后或调戏赠与,所欲如意。时人目为‘自在窗’。”
同“晏子裘”。清毛奇龄《许使君诗》:“廉辞原宪粟,俭着晏婴裘。”
《楚辞.渔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将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东汉.王逸注:“振衣,去尘秽也。”战国楚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七律,是刘禹锡在扬州
《后汉书.卓茂传》:“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修:自我修养。“束身自修”,意谓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重视自身修养,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不与坏人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