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孝妇冤

孝妇冤

汉.刘向《说苑.贵德》:“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通罹)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婆母)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家,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及子,封为西平侯。”此事又见《汉书.于定国传》,晋.干宝《搜神记》第一三九则。

东海孝妇因遭诬告,而被枉断处死,造成冤狱,以至冤情影响天道,使东海郡亢旱三年。后世诗文中用这个典故,常比喻女子遭受冤屈。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第三折:“〔一煞〕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猜你喜欢

  • 黄绢词

    源见“绝妙好辞”。指优美的文辞。南朝 陈徐陵《与李那书》:“所睹黄绢之词,弥怀白云之颂。”唐皇甫冉《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诗:“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词语黄绢词】   汉语大词典:黄绢词

  •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惟:只有。一作“唯”。辟:君主。指天子或诸侯。玉食:美食。 只有君主才有权给人以幸福,只有君主才有权给人以惩罚,只有君主才能享受美好的食物。 旧时强调君权至高无尚。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

  • 背若芒刺

    源见“芒刺在背”。喻指内心极度不安。《三国演义》二〇回:“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见“芒刺在背”。《三国演义》20回:“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

  • 童子狎雏

    同“童子怀仁”。唐张说《送乔安邑备》诗:“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 何怙

    源见“怙恃”。借指丧父。宋范仲淹《求追赠考妣状》:“窃念臣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词语何怙】   汉语大词典:何怙

  • 赤帝子

    《史记.高祖本纪》记汉高祖夜醉,将泽中蛇斩为两段,有一老妇哭道:“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赤帝子指刘邦,白帝子指嬴秦,赤帝是火,白帝是金,火克金。此为五德相克下的附会之说,

  • 酒以成礼,过则败德

    见〔酒以成礼〕。

  • 理剧推张

    《汉书.张敞传》“(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

  • 全璧归赵

    同“完璧归赵”。南朝 梁王僧孺《与何炯书》:“非有奇才绝学,雄略高谋,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非吾曹之所能及已。”见“完璧归赵”。【词语全璧归赵】  成语:全璧归

  • 蜂房不容鹄卵

    蜂的巢房难容天鹅蛋。比喻小形不足以包大体。《淮南子.汜论训》:“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牛蹄之涔:牛蹄迹的水洼。涔:雨水。鳣( ㄓㄢ zhān 毡):一说鲟鳇鱼。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