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孔子闻俎豆

孔子闻俎豆

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行。”

俎豆,本指礼器,孔子所谓“俎豆之事”指礼乐等文化方面的事。卫灵公问孔子问布阵打仗的事,孔子以未学不答,意思是治国应以礼乐,不应用武力图霸。后以此为咏习治礼乐之典。

元.张可久〔中吕.红绣鞋〕《次崔雪竹韵》:“学孔子尝闻俎豆,喜严陵不事王侯。”


猜你喜欢

  • 酒有兵

    《南史.陈暄传》:“故江咨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意谓酒能消愁犹如兵能克敌一样,后因以“酒有兵”表示以酒消愁。宋苏轼《王巩屡约重九见访》

  • 水涨船高

    涨:亦作“长”。水位上升,船身也随之升高。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增高而相应地提高。《五灯会元.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歧路灯》八九回:“这水涨船高,下边水涨

  • 文章山斗

    源见“泰山北斗”。谓文章为人所宗仰。宋辛弃疾《水龙吟》词:“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偏正 指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宋·辛弃疾《

  • 吠日

    同“蜀犬吠日”。清薛雪《一瓢诗话》:“若一味率执己见,未免有吠日之诮。”【词语吠日】   汉语大词典:吠日

  • 青阳有脚

    源见“有脚阳春”。又《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称誉为官有德政。明杨慎《喜迁莺.贺薛曲泉抚台》词:“青阳有脚,喜五马重临,江阳城廓。”

  • 偷合取容

    见“偷合苟容”。《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以至圽身。”【词语偷合取容】  成语:偷合取容汉语大词典:偷合取容

  • 三访谒

    同“三顾茅庐”。唐 周昙《蜀先主》诗:“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 邛?”

  • 玉石火炎灰

    源见“玉石俱焚”。指玉石俱焚的遗迹,形容大面积的雪色。唐韩愈《咏雪赠张籍》:“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 蕉间得鹿

    源见“蕉鹿梦”。喻指世上得失荣辱无常。宋 赵必?《沁园春.归田作》词:“叹塞翁失马,祸也福也;蕉间得鹿,真欤梦欤?”

  • 颡汗

    同“颡泚”。宋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诗之一:“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词语颡汗】   汉语大词典:颡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