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下岂有无父之国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

天下难道会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吗? 旧指背叛父亲的人没有出路。语出《礼记.檀弓上》:“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南史.梁简文帝诸子传.哀太子大器》:“舟中腹心并劝因此入北,太子曰:‘自国家丧败,志不图生。主上蒙尘,宁忍违离?吾今若去,乃是叛父,非谓避贼。天下岂有无父之国?’便涕泗呜咽。”《聊斋志异.张诚》:“别驾得两弟,甚欢,与同卧处,尽悉离散端由,将作归计。太夫人恐不见容。别驾曰:‘能容则共之,否则析之。天下岂有无父之国?’”


猜你喜欢

  • 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

    争臣:诤谏之臣。 无道的天子,身边如果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也还不致亡国。 旧指争臣身系国之安危,极为重要。语出《孝经.谏诤章》:“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韩诗外传》卷一〇:“

  • 敝箄不能救盐池之咸

    敝:破旧。箄( ㄅㄧˋ bì ):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竹器。类似“箕”。《太平御览》卷七三六引《淮南毕万术》:“敝箕止咸。取箕以内酱中,咸着箕矣。” 破旧的竹箄,并不能解救盐池之咸味。 比喻杯

  • 蒲鞭之政

    源见“蒲鞭”。指温柔宽厚的政令。南朝 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任重临淄,无遣狱之化。”见“蒲鞭示辱”。【词语蒲鞭之政】  成语:蒲鞭之政汉语大词典:蒲鞭之政

  • 谢草

    同“谢池草”。清 张廷潞《送魏定野归柏乡》诗:“莱衣爱日春方永,谢草关情梦未安。”【词语谢草】   汉语大词典:谢草

  • 涣解

    源见“涣然冰释”。犹冰释。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近世作者,高邮王氏实为大师,其后诸儒,渐多皮傅。观其甚者,虽似涣解,方更诘?,宜有所杀止矣。”【词语涣解】   汉语大词典:涣解

  • 集矢

    《左传.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杜预注:“谓鄢陵战,晋射楚王目。”孔颖达疏:“集,是鸟止之名;矢,有羽似鸟,故亦称集也。”后以“集矢”喻指群起指摘。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杜牧之》:“至

  • 半子

    女婿的别称。出自唐代回纥合骨诎禄毗伽可汗之语。合骨诎禄毗伽可汗原名顿莫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遣使到长安请和亲,得唐德宗的准许后甚为高兴,说道:“从前是兄弟,现在则是子婿,即半子也。”【出典】:

  • 河激之歌

    参见:津女棹歌

  • 中散有正声

    参见:中散琴

  • 吊屈原

    《史记.贾生列传》:“贾生名谊,雒阳人也。”“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