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又尝在蕺山(蕺,音jí,地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怨怒)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因为右军将军,故称)书,以求百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传》:“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
唾沫之余。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永》:“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然所著乡党图考,四书典林,帖括之士,窃其唾余,取高第、掇巍科者数百人。”后因以“拾人唾余”,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微不足道。
同“电绕枢光”。宋陈亮《点绛唇.圣节》词:“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词语电绕璇枢】 成语:电绕璇枢汉语大词典:电绕璇枢
同“曲水流觞”。清魏源《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人间曲水觞,竟忘仙鬼宅。”【词语曲水觞】 汉语大词典:曲水觞
源见“访戴”。谓因思念而访朋友。宋京镗《洞庭春色.次宇文总领韵》词:“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战国时,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善长击筑,秦
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同“试玉烧三日”。宋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诗:“莫嗟天骥逐羸牛,欲试良玉须猛火。”
宋苏辙《黄楼赋》载: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苏轼适为彭城守。水未至,苏轼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