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圣师梦奠

圣师梦奠

源见“夫子梦奠”。指孔子死亡。宋陆游《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诗:“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


【典源】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 (zuo)也; 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 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今译】 孔子早起,在门边散步,歌道:“泰山将要颓倒了吗?栋梁将要倾坏了吗? 哲人将要逝去了吗?”然后进屋,当门而坐。子贡 (即端沐赐) 听到了觉得不祥,孔子大概是生病了,急忙进屋去看。孔子说。你来得怎么这样晚? 我前几天夜里,梦见自己坐奠于堂屋的两柱之间,这正是殷人祭奠的位置,而我,就是殷人啊。我恐怕是要死了。果然卧病七天后去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贤者贵人去世。

【典形】 奠楹、两楹奠、两楹梦、梦楹、商人奠、圣师梦奠、奠两楹。

【示例】

〔奠楹〕 清·赵翼《六哀诗·故公相赠郡王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两楹奠〕 唐·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两楹梦〕 宋·陆游《二子》:“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

〔梦楹〕 宋·王巩《挽苏辙诗》:“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商人奠〕 宋·范成大《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四:“梦已商人奠,身犹汉相朝。”

〔圣师梦奠〕 宋·陆游《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圣师梦奠二千载,一卷遗言终可凭。”


猜你喜欢

  • 画雀

    源见“锦屏射雀”。指择佳婿。清蒲松龄《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令公郎阶上芝兰,乘龙不愧;舍孙女闺中荆布,画雀何堪?”

  • 刘葛鱼水

    《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后因以“刘葛鱼水”为君臣相得的典故。唐李白《君道曲》:“小白鸿翼于夷吾,刘

  • 生米煮成熟饭

    见〔生米做成熟饭〕。见“生米做成熟饭”。《糊涂世界》卷3:“现在自己没有见识,娶了过来,是生米煮成了熟饭,便没得说了。”【词语生米煮成熟饭】  成语:生米煮成熟饭汉语大词典:生米煮成熟饭

  • 吃虎胆

    形容胆大。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六:“贞观中,冀州武强丞尧君卿失马,既得贼,指而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犹言吃了老虎的胆子,竟如此大胆。述宾 比喻人的胆子很大。唐·张鷟《朝野佥载》卷6:“

  • 珠还璧全

    源见“合浦珠还”、“完璧归赵”。比喻失而复得,恢复原样。明乌斯道《仗锡寺碑》:“于是殚心瘁容,躬走官府,招亡植坏,保守先业于纲纪糜烂之后,甫七岁,珠还璧全,俾圆领方袍之士不觖望。”

  •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白杨:树名。又名毛白杨,俗名大叶杨。古人多植于墓地。萧萧:风声。 白杨树上的瑟瑟风声,听起来使人悲愁欲绝。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宋.王谠《唐语

  • 夙夜匪懈

    夙夜:早晚。匪:不。 日夜辛劳,勤奋不懈。语出《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懈),以事一人。”汉.扬雄《元后诔》:“弘汉祖考,夙夜匪懈,兴灭继绝,博立侯王。”晋.袁宏《三国名臣

  • 鹊噪狱楼

    鹊噪:鹊鸣。旧时以鹊鸣为报喜之讯。唐代黎景逸受诬入狱,遇鹊鸣而受赦的故事。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

  • 吓蛮书

    元.王伯成《李白贬夜郎》杂剧第一折〔寄生草〕:“那里是樽前误草吓蛮书,便是我醉中纳了风魔状。”元杂剧和元散曲中,常用李白醉写吓蛮书事,但其事史书不载,唐代笔记中也不见,恐是金、元时传说。至明代《警世通

  • 菌蟪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庄子曾用生命极短的朝菌和蟪蛄来比喻各种生物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