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目两口

四目两口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

马超起兵讨伐曹操,西凉人马都到阵前来观看曹丞相。曹操在两军阵前对西凉兵马说:“我曹孟德也只是普通的一个人,没有长着四只眼睛两张嘴,只是智谋多罢了。”后以“四目两口”比喻怪相特殊。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九《长歌行》:“我无四目与两口,但在人间更事久。”


猜你喜欢

  • 钓鳌手

    同“钓鳌客”。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元无名氏《九世同居》二折:“吾心已休,甘心退守,老却当年钓鳌手。”【词语钓鳌手】   汉语大词典:钓鳌手

  • 草行露宿

    在野草丛中行走,在露天里住宿。形容旅途坚苦、急迫。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将百万之众进攻东晋。谢石、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前秦列阵淝水,晋军不能过河。谢玄派人告诉苻坚说:“您远来吾地,却临水为阵,这不是

  • 鹑居鷇饮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音kòu)食,鸟行而无彰。”鹑居,如鹑鸟之居于野外而无有定所;鷇食,鷇,待母哺食的幼鸟,鷇食即鷇饮,雏鸟仰母哺食而足,常比喻无心而得以自足。鹑鷇饮,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 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

    听到钟声才知道山里藏有寺庙。船已靠岸才知道大水隔断村庄。 后常用以比喻见事太迟。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村落人家不足论,不如古庙且安存。闻钟始觉山藏寺,到岸方知水隔村。”《警世通言.小夫人

  • 人给家足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见“家给人足”。《史记·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

  • 一言兴邦

    见〔一言可以兴邦〕。主谓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隆。语本《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华纪》:“古所谓~者,信哉!”※兴,不读作xìng。△褒义。 用于说明某种言论的分量。

  • 见猎

    同“见猎心喜”。宋米芾《书海月赞跋》:“余至惠州,访天竺 净惠师,见其堂张海月辨公真像,坡公赞于其上,书法遒劲,余不觉见猎,索纸疾书。”【词语见猎】   汉语大词典:见猎

  • 当耳边风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当耳边风,指对所听之言毫不经意。亦作“当耳旁风”。《醒世姻缘传》一四回:“那旁边家人媳妇丫头小厮听他念那书上说,爷娘怎么样挂心,怎样睡不

  • 成佛在后

    《南史.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这是谢灵运讥刺孟?事佛的话。主谓 成佛还在以后。短时间不会成佛。表示轻

  • 雁使

    源见“雁足书”。指传送书信的人。唐乔知之《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词语雁使】   汉语大词典: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