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咏絮才

咏絮才

源见“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的才华。宋刘筠《前槛十二韵》:“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见“咏雪之慧”。《红楼梦》5回:“可叹停机德,堪怜~。”


古代,女子工于吟咏,有文学才华,被称为具有 “咏絮才”。《镜花缘》第六十七回: “咏絮才疏,许侍珠樱之晏。”即为此语用例。

“絮”指柳絮。这种才华为什么称为 “咏絮”才呢?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记载: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在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跟他的子侄们坐在一起谈论文学。谢安颇有兴致地问他们道: “你们看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侄儿谢朗回答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 像是在空中撒盐,大概可以这样比方吧?) 侄女谢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吧,还不如说像柳絮随风飘舞哩!) 谢安听了,高兴得大笑起来,对侄女谢道韫的才华赞赏不已。

基于上述故事,后世便有了 “咏絮才”之说。今称女子有才,便直说 “才女”。

咏絮才”亦可言为 “柳絮才”。宋·苏轼 《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 ( suō) 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即用其典。


【词语咏絮才】   汉语词典:咏絮才

猜你喜欢

  • 风景不殊

    源见“新亭对泣”。形容物是人非。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卷四:“风景不殊,幽明顿隔,乌邑陈言,所感深焉。”主谓 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丧。语本《晋书·王导传》:西晋亡后,晋元帝在江南重立晋王

  • 陈平从默

    《汉书.王陵传》载:吕后欲王诸吕,问右相王陵,以为不可。问左相陈平,平曰“可”。陵出责平。平曰:“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君不如臣。”后因以“陈平从默”谓违心曲从以全社稷之大计。南朝 宋刘

  • 鼎湖仙去

    同“鼎成龙去”。唐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一:“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干。”元丁复《新寺和张仲举兼次韵》:“鼎湖仙去秋遗剑,笠泽僧归夜渡杯。”

  • 拥树

    《史记.夏侯婴传》:“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罷(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拥树乃驰。”裴骃集解引苏林注:“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

  • 哭冬青

    源见“冬青树”。表示对故亡人事的缅怀。明袁宏道《宿朱仙镇》诗:“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鸟哭冬青。”

  • 协熊罴梦

    源见“梦熊罴”。谓生得男孩。明高濂《玉簪记.相宽》:“你只为吹箫声断凤凰音,同衾早协熊罴梦。”

  • 坎坷

    高低不平的样子。比喻人生遭遇的不得志。《汉书.扬雄传》:“濊南巢之坎坷兮。”濊( ㄨㄟˋ wèi 畏):污秽。南巢:古地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南,商汤曾把夏桀流放在这里。南朝梁江淹《思北归赋》:“虽坎

  • 腹痛回轸

    同“车过腹痛”。清 郑文焯《兰陵王.旧社老友张兄子苾薄宦秦中以癸卯三月歾于大荔》词:“瑶华玉匣伤心极,怕腹痛回轸,感音邻笛。”

  • 聚萤凿壁

    源见“囊萤照读”、“凿壁偷光”。形容勤学苦读。明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聚萤凿壁真堪敬,他们都显父母,扬名姓。”

  • 北窗高卧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后以“北窗高卧”表示悠闲自适。宋辛弃疾《水龙吟》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