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房妙语

君房妙语

妙语:美妙超群的言辞。西汉贾捐之,字君房,是贾谊的曾孙。汉元帝刘奭(shì市)即位,贾捐之上书汉元帝,分析政治上的得失,被征聘到京都长安待诏金马门,任顾问。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南海珠崖(今海南省琼山县)又叛乱造反,汉朝派军队去镇压,附近各县连续叛乱,连年不得安定。汉元帝和有关官员商议准备派重兵去镇压。贾捐之建议,应采用安抚政策,不应以武力镇压。汉元帝最后采纳了贾捐之的建议,珠崖的叛乱也就因此停止了。长安令杨兴凭借材能高超而受到汉元帝的赏识,他和贾捐之友善。贾捐之希望能得到元帝的接见,就对杨兴说:“京兆尹(负责掌管京城行政事务的官名)官位出缺,如能让元帝招见我,我一提君兰(杨兴的字)的名字,您立刻就可担任京兆尹一职。”杨兴说:“县级官员曾说我的才干比御史大夫薛广德要高。我任京兆尹的事,您要帮助并不算难。您一下笔写文章,天下人都说文辞精妙,您要是担任尚书令,才能远远超过五鹿充宗少府。”后把“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缩为“君房妙语”,以此典称颂别人的文笔言辞精妙绝伦。

【出典】: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2830、2835页:“贾捐之字君房,贾谊之曾孙也。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召待诏金马门。”“元帝初元元年,珠崖又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上乃从之,……珠崖由是罢。捐之数召见,言多纳用。”“而长安令杨兴新以材能得幸,与捐之相善。捐之欲得召见,谓兴曰:‘京兆尹缺,使我得见,言君兰,京兆尹可立得。’兴曰:‘县官尝言兴痛(通“愈”,超过、胜过)薛大夫,我易助也。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为令,胜五鹿充宗远甚。’”

【例句】:

宋·葛胜仲《虞美人》:“樽前金奏无晨露,只有君房语”。 宋·王之道《减字木兰花》:“雪词工巧,高压君房天下妙。” 宋·王之道《渔家傲·和董舍人令升三首》:“尊酒论文聊一笑,肯将苦语夸危了。落笔君房天下妙。” 宋·刘克庄《贺新郎·人老难重少》:“报答秋光无一字,虚说君房语妙。”


猜你喜欢

  •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诺:应诺。 父亲召唤,来不及应诺,马上就起身;君主召唤,不等待车马驾好就先走了。 意谓对君父的召唤,迫不及待地趋赴。表示恭敬之至。语出《孟子.公孙丑下》:“《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 撰杖捧履

    《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陈澔集说:“气乏则欠,体疲则伸;撰,犹持也。此四者皆厌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请退。”本谓长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厌倦起行之意。

  • 震夙

    《诗.大雅.生民》:“载震载夙,载生载育。”高亨注:“震,通娠,怀孕。夙,当作孕,字形相近而误。”后以“震夙”指诞育。宋苏轼《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嘉平纪月,震夙惟时。”【词语震夙】  

  • 瞑眩药

    《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后以“瞑眩药”指服后反应强烈的药。宋李纲《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譬犹一人之身,众药交攻,不求瞑眩之药,而求厥疾之瘳,不可得也。”元 杨暹《西游记》一本三出:

  • 敝帚自享

    同“敝帚自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四智颂〉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主谓 比喻东西不贵重,自己却非常珍惜。清·包世臣《艺舟双辑·书刘文清〈四智颂〉后》:“

  • 伟器

    大器。比喻能担任大事的人才。《后汉书.黄允传》:“林宗见(黄允)而谓曰:‘卿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词语伟器】   汉语大词典:伟器

  • 刘宠一钱

    同“刘宠选一钱”。唐李瀚《蒙求》:“刘宠一钱,廉范五裤。”【词语刘宠一钱】  成语:刘宠一钱汉语大词典:刘宠一钱

  • 火失参元

    同“参元失火”。清赵执信《冬夜盗入寓舍》诗:“珠抛象罔求何益,火失参元应同贺。”

  • 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辟:开辟,打开。四门:四方之门。明四目:谓目能明察四方。达四聪:谓耳能远听四方。 打开四方之门,广致众贤,使自己能明察四方政务,倾听各方意见。语出《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

  • 软尘红

    源见“东华软尘”。比喻繁华热闹、追名逐利的场所。清郭元釪《答邵子湘》诗:“老却少微星下客,梦魂肯踏软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