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参元失火

参元失火

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载,唐王参元很有才能,人们很想推荐他做官,但因他家富有而怕担受贿之嫌,后来,他家失火,家财全都付之一炬,别人再推荐他就没有顾虑了。柳宗元得知此事,为了安慰他而写信向他祝贺。

失火丧财,人情所痛。但王参元却因此而能被荐为官,得展其才,转祸为福。后遂以“参元失火”比喻祸福相依,犹“塞翁失马”之意。

清.赵执信《冬夜盗入寓舍取求书绢素及借来器具以去成十二韵》:“抛珠象罔求何益,失火参元贺莫迟。”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黄帝遗失玄珠,象罔寻回。


【典源】 唐·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今译】 唐代柳宗元的朋友王参元,很有才学,家中大富。过去,朋友们想向朝迁推荐他,但都怕蒙受收受贿赂的嫌疑,而不敢开口。后来王家中失火,家财焚烧殆尽,柳宗元得知后,反而写信向他祝贺,因为这样朋友便可以推荐他,而无须顾忌,王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因祸得福,获得机遇。

【典形】火失参元、参元失火。

【示例】

〔火失参元〕 清·赵执信《冬夜盗入寓舍》:“珠抛象罔求何益,火失参元贺莫迟。”

〔参元失火〕 清·唐孙华《送宫恕堂北上》:“河伯相君如祝融,参元失火应同贺。”


猜你喜欢

  • 铁中铮铮

    《后汉书.刘盆子传》:“帝(刘秀)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傭(注:同“庸”)中佼佼者也。’”李贤注:“铁中铮铮,言微有刚利也。言佼佼者,凡庸之人稍为胜也。”汉光武帝称赞刘盆子“铁中铮铮”。铁中比较刚利的

  • 石马出水文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初,汉元、成之世,先识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当有开石於西三千余里,系五马,文曰“大讨曹”。’及魏之初兴也,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於建安,形成於黄初,文备於太和。周围七寻,

  • 血气方刚

    血气:指精力。 形容青壮年人精力正旺盛。语出《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汉.贾谊《治安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宋.刁衎《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无

  • 鹤唳兵

    源见“风声鹤唳”。指疑惧惊慌的败兵。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诗:“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频惊鹤唳兵。”

  • 辟门

    源见“辟门四聪”。指广开贤路,访求人才。汉应劭《风俗通.十反》:“盖人君者,辟门开窗,号咷博求,得贤而赏,闻善若惊,无適也,无莫也。”【词语辟门】   汉语大词典:辟门

  • 芳草多情

    唐.冯贽《记事珠.妆点芳草》:“午桥庄小儿坡,茂草盈里,晋公(注:指唐裴晋公裴度)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也。’”此事又见《佩文韵府》卷二十(下)引《述幽记》。午桥庄是唐宰相裴度营

  • 谢家楼

    《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在《登池上楼》诗中描写了谢家楼风光,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后因用作咏春光的典

  • 玉楼修记

    见“玉楼赴召”条。

  • 拔一毛而利天下

    毛:原指汗毛,后也指羽毛。 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 比喻损失小而获益极大。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明.张岱《斗鸡檄》:“张两翼以战垓心,敢辞踯躅

  • 作无益害有益

    见〔不作无益害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