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冠楚囚

南冠楚囚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同“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乐官,亦作“伶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文子曰:‘……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南冠楚囚”指被囚禁或流落异乡之人。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并列 南冠,楚人所戴之冠,楚在南方,故称南冠。后用“南冠楚囚”泛指战俘或囚犯。语本《左传·僖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多用于诗文等正式场合。


【词语南冠楚囚】  成语:南冠楚囚汉语词典:南冠楚囚

猜你喜欢

  • 鲤风

    同“鲤鱼风”。清厉鹗《山坡羊.秋雨初霁》曲:“鲤风试弄凭阑袖,自笑文园多病后。”【词语鲤风】   汉语大词典:鲤风

  • 三益友

    同“三友”。宋陈与义《书怀示友》诗之五:“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 刻舟

    同“刻舟求剑”。唐白居易《得乙居家理廉使举请授官吏部以无出身不许使执云行成于内可移于官》:“幸当仄席之求,无惑刻舟之执。”【词语刻舟】   汉语大词典:刻舟

  • 汤鼎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称颂辅政大臣。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词语汤鼎】   汉语大词典:汤鼎

  • 耻为丞相扫

    源见“相门洒扫”。谓以攀附权贵为耻。清 顾植《悲歌》之六:“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

  • 南游不返

    源见“苍梧龙去”。谓帝王之死。宋苏轼《竹枝歌》:“帝子南游飘不返,唯有苍苍枫桂林。”

  • 一得之见

    指韩信问计于李左车,李左车提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自谦之词。后以此典比喻一点粗浅的见解,常作自谦之词。李左车,秦末谋士。初依附赵王武臣,封广武君。韩信、张耳率兵击赵,李左车建议赵军主将成安君陈馀出

  • 含沙射人

    同“含沙射影”。元宋无《公无渡河》诗:“鳄鱼张口奋灵齿,含沙射人毒如矢。”

  • 祷雨晋祠

    《新唐书》卷一《高祖》:“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遂杀之以起兵。”唐高祖李渊为太原留守时,募兵欲反隋,被随将王威、高君雅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