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刍狗

刍狗

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三国志.周宣传》:“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宣曰:‘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顷之,果如宣言。后又问宣:‘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当善护之。’俄遂起火。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馀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后因以“刍狗”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晋刘琨《答卢谌》诗:“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唐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绂同刍狗。”


【典源】《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斋) 戒以将之; 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今译】用草编扎的狗,未献祭时盛在竹箱里,覆盖绣巾,主持祭祀的人斋戒后恭敬地护送它; 然而献祭之后,行人踏着它的身体走过,打草的人将它取去作柴火烧掉而已。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轻贱无足轻重的东西或言论。

【典形】 刍狗、刍狗难重陈、刍狗贻梦、无用刍狗、永弃同刍狗、陈新刍狗。

【示例】

〔刍狗〕 晋·刘琨《答卢谌》:“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

〔刍狗难重陈〕 宋·苏轼《刘莘老》:“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刍狗贻梦〕 唐·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 无落吾事。”

〔无用刍狗〕 唐·骆宾王《与程将军书》:“若下仆者,天地中一无用刍狗耳。”

〔永弃同刍狗〕 唐·骆宾王《畴昔篇》:“不应永弃同刍狗,且复飘摇类转蓬。”


【词语刍狗】   汉语词典:刍狗

猜你喜欢

  • 束置高阁

    同“束之高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见“束之高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

  • 神仙尉

    源见“吴市隐”。县尉的美称。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词语神仙尉】   汉语大词典:神仙尉

  • 心存阙

    同“心在魏阙”。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

  • 破题

    唐.李肇《国史补》:“李程试《日五色赋》,既出闱,杨於陵见其破题云:‘德动天鉴,祥开日华。’”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梅圣俞(尧臣)尝于范希文(仲淹)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 熟路轻车

    同“驾轻就熟”。明冯惟敏《新水令.贺凤渚公镇易州》曲:“当日小试牛刀,至如今大展龙韬。这的是熟路轻车,安稳逍遥。”见“熟路轻辙”。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一任凭地网天罗,怎禁俺~。”【词语熟路轻

  • 陌上桑

    源见“东方千骑”。借指《陌上桑》诗中采桑女子罗敷。亦泛指美丽而坚贞的女子。清袁于令《西楼记.自语》:“他那里痴心待结天边网,俺这里坚守争如陌上桑。”【词语陌上桑】   汉语大词典:陌上桑

  • 一夫之敌

    源见“弃书捐剑”。指剑或剑术。唐元稹《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尝求三略之师,耻学一夫之敌。”

  • 九鼎

    源见“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 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因以借指国家政权。南朝 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亦比喻分量重。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

  • 照书萤

    源见“囊萤照读”。美称萤火虫。清顾炎武《题李生矩亭》诗:“门外晓寒萦带草,林端秋散照书萤。”

  • 断肠花

    伊世珍《瑯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传说古代有一妇女怀念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