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劝善惩恶”。唐刘知幾《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并列 惩办邪恶,劝勉向善。语出《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孙犁《秀露
《佩文韵府》卷七上“珠”引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嘉祐(宋仁宗年号)中,扬州有一珠初出于天长陂泽中,转入甓社湖。予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先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张殼大如
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又《梁书.张缵传》:“子野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复诣人。’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唐.李延寿《南
同“碧纱笼护”。唐郑谷《信美寺岑上人》诗:“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僧。”
被众人所指责。语出自《汉书·王嘉传》。汉哀帝宠幸佞臣董贤,屡加封赏。董贤(前23-前1年)字圣卿,西汉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人。董贤受哀帝宠爱,行卧不离,22岁官至大司马,封高安侯,主持朝政,气焰薰天
唐.沈亚之《沈下贤集.湘中怨解》(卷三):“太学进士郑生,晨发铜驼里,乘晓月度洛桥。闻桥下有哭,甚哀。生下马,循声索之,见其艳女,翳然蒙袖曰:‘我孤,养于兄。嫂恶,常苦我。今欲赴水,故留哀须臾。’生曰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竹风。宋毛滂《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
同“木雁之间”。唐权德舆《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源见“梅花妆”。咏梅花。宋刘辰翁《霜天晓角》词:“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同“宣室问鬼神”。唐柳宗元《闻籍田有感》诗:“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