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虎溪相送”。喻与僧人相别。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诗:“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自视为文化遗产(斯文)的代表,他在困厄中把自己的命运同天是否“丧斯
鸟名,即“鹩哥”,体小于鸠,头有黄肉冠,毛绀黑有光,嘴黄,惟根部肉红色,性伶俐,能效人言笑。唐代李白《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唐代白居易有《秦吉了》诗,借此鸟以喻御史、拾遗、补阙等有
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源见“玉楼受召”。谓优礼贤才。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莫献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
唐.李商隐《李义山文集》四刘乂载:唐人刘乂能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往归之。“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刘乂所言是指韩愈为人作碑铭,因多谀辞而得厚酬。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后因以“石燕”喻神奇宝物。南朝 陈徐陵《移齐文》:“
秦.孔鲋《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胡卢,即喉间的笑声。后因称用手掩住口不出声的笑为“掩口胡卢”。清.薄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悉:全部。索:搜索。敝:对人称自己的客气话。赋: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指代兵力。意指收尽本国全部兵力。后因以“悉索敝
衣指佛教僧尼的袈裟,钵指僧尼的食器。中国佛教禅宗的师徒传授便是以这两种物品为表征的,因此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师徒之间的继承关系。出自菩提达摩的事迹。菩提达摩(?-528或536年),相传为南天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