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庚桑畏垒”。形容隐逸无为。宋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居山一似庚桑楚,种树真成郭橐驼。”
同“元龙百尺楼”。宋辛弃疾《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词:“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
同“飘茵堕溷”。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夫姬既薄命为花,后此之堕溷飘茵,诚难自主。”见“坠茵落溷”。【词语堕溷飘茵】 成语:堕溷飘茵汉语大词典:堕溷飘茵
源见“老莱娱亲”。谓身穿彩衣学婴儿戏耍以娱父母,表示尽心孝事双亲。亦借指孝子。《南史.张裕传》:“〔张嵊〕少敦孝行,年三十余,犹斑衣受稷杖。”唐钱起《小园招隐》诗:“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词语斑
同“卫玠羊车”。明杨慎《百花潭送人之楚》诗:“不数潘安 河内县,堪留卫玠洛阳车。”
《淮南子.说山训》:“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东汉.高诱注:“詹公,詹何也,古得道善钓者,有精术,故能得千岁之鲤也。”传说古代有一位善于钓鱼的人,叫詹何,他有精湛的钓鱼术,能钓到千年的鲤鱼。后遂用
同“白猿公”。唐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词语白猿翁】 汉语大词典:白猿翁
《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后因以“拟非其伦”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太白又与吴筠齐名,见唐史。虽拟非其伦,时亦矫矫。”主谓 指比拟不恰当。语本《礼记·曲礼下》
见“布衣之交”。《太平广记·宋济》卷255引《卢氏杂说》:“唐许孟容与宋济为~。”
同“熊丸之教”。宋杨万里《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诗之一:“熊胆平生苦,鱼轩晚岁荣。”【词语熊胆】 汉语大词典: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