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冷面寒铁

冷面寒铁

明代周新,南海(今属广东)人。洪武年间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于断案著称。成祖即位后,他出任监察御史,秉公奉法,正义直言,对不称职的官吏多所弹劾。由于他铁面无私,使得皇亲贵戚很是恐惧害怕,将他视为“冷面寒铁”。京城里人们吓唬小孩,一说冷面寒铁公来了,小孩们立刻都被吓跑了。后以“冷面寒铁”形容态度严峻,铁面无私。

【出典】:

明史》卷161《周新传》4373页:“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例句】:

清·李晖吉《龙文鞭影二集》卷上:“周新冷面,铁铁肝。”


主谓 冷峻的面孔犹如冰冷的铁。比喻铁面无私。明·黄佐《广州人物传》:“永乐甲申,(黄新)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要,敢直言,虽屡犯天威,言愈恳切不少变,贵戚皆畏之,目为~。”△本义中性,比喻义含褒义。多用于描写不徇私情。→铁面无私 六亲不认 ↔徇私废公 徇情枉法


【词语冷面寒铁】  成语:冷面寒铁汉语词典:冷面寒铁

猜你喜欢

  • 赤心嵇绍

    源见“嵇侍中血”。泛指誓死卫君的忠臣。金元好问《四哀诗.王仲泽》:“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 雁落惊弦

    源见“空弦落雁”。谓称赞箭法高明,善于用兵。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 商颜

    同“商山四皓”。颜,通“厓”,山边。唐王逢《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殷曾求傅说,汉亦聘商颜。”【词语商颜】   汉语大词典:商颜

  • 信口开喝

    见“信口开合”。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曲》:“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词语信口开喝】  成语:信口开喝汉语大词典:信口开喝

  • 嘉谷献成王

    参见:嘉禾

  • 挂服神武门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

  • 调和鼎鼐

    同“调鼎”。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天雨花》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述宾 在鼎鼐中调和五味。比喻宰相治理国家。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

  •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千金之子:指富家子弟。市:大众会集之处,古代执行死刑,多在闹市。 古代富家子弟即使犯了死罪,也可免于集市服刑。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同书《越王勾践世家

  • 天尺五

    源见“去天尺五”。谓与宫廷相近。宋方勺《泊宅编》卷六:“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词语天尺五】   汉语大词典:天尺五

  • 遇事生端

    见“遇事生风”。《中国民间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专找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