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田种秫

公田种秫

源见“陶令秫”。形容好酒乐饮,超脱免俗。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潜)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晋书·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公家田都让吏人种上高粱,好用来酿酒,他说:“我能常常饮酒得一醉,就足够了。”妻子坚持请求种粳稻,陶潜才下令让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粳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喜酒好饮,超脱免俗。

【典形】 得秫、公田之黍、公田种秫、酿秫、彭泽田、秫田供麴糵、效陶种秫、有田唯种黍、渊明种秫、元亮秫、种秫作酒、五十亩种秫田、种秫好、无田供秫米、种秫田、访秫粳。

【示例】

〔得秫〕 明·袁宏道《寄杨敦初》之二:“闭门无不可,得秫更何求。”

〔公田之黍〕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黍。”

〔公田种秫〕 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酿秫〕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彭泽田〕 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秫田供麴蘖〕 宋·范成大《乾道癸已腊后二日》:“岂无菊径乐琴书,亦有秫田供麴糵。”

〔效陶种秫〕 宋·梅尧臣《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

〔渊明种秫〕 宋·张炎《蝶恋花·邵平种瓜》:“秦地瓜分侯已故。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

〔元亮秫〕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种秫作酒〕 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猜你喜欢

  • 富而好礼

    富有钱财而又爱好礼法。 表示虽富有却不骄纵无礼。语出《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礼记.坊记》:“子曰:‘贫而好乐,富而好礼,

  • 亭长傲宾

    《文选》十晋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曰:“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

  • 一斗博凉州

    同“一斗得凉州”。元周权《蒲萄酒》诗:“纵教典却鹔鹴裘,不将一斗博凉州。”

  • 蜀犬惊日

    同“蜀犬吠日”。宋王令《上聱隅先生》诗:“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

  • 从公歌

    《诗经.鲁颂.泮水》:“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泮水》第一章末二句,意为:不论尊卑与大小,都跟随鲁僖公向前行进。此章咏鲁侯与其随从来至泮宫。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诗:“巷有从公歌,野多青青

  • 请蹯

    《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请蹯,请求吃过熊掌再去死。后以指弑逆行为。亦指穷途末路垂死的挣扎。《旧唐书.杨元亨传》:“动摇冢嫡,宁唯掘蛊之祸

  • 鼋桥

    源见“鼋梁”。指桥梁。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锋。”【词语鼋桥】   汉语大词典:鼋桥

  • 鸿鳞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岐,喜接鸿鳞。”【词语鸿鳞】   汉语大词典:鸿鳞

  • 捧心颦

    源见“东施效颦”。捧心皱眉。形容女子的一种病态美。宋辛弃疾《菩萨蛮》词:“旌旗依旧长亭路,尊前试点莺花数。何处捧心颦,人间别样春?”自注:“时籍中有放自便者。”亦比喻拙劣的模仿。多作自谦之词。宋郭应祥

  • 齐蝉

    晋.崔豹《古今注》下《问答释义》:“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据传说,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故后以“齐蝉”为蝉之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