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孙开阁

公孙开阁

同“东阁招贤”。唐王韫秀《喻夫阻客》诗:“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


【典源】《汉书·公孙弘传》:“时上方兴功业。娄 (屡) 举贤良。(公孙) 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 次曰翘材馆,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而躬自菲薄,所得俸禄,以奉待之。”

【今译】 汉武帝丞相平津侯公孙弘,以平民位至丞相。当时武帝思建功业,屡次要地方举荐贤良,公孙弘即修客馆,开东阁接待贤士,分别称为钦贤馆、翘材馆、接士馆,接待有不同方面才能的人才,并以自己的俸禄来招待他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大开门路,招揽人才。

【典形】 丞相阁、东阁、东阁怜才、公孙阁、公孙开阁、汉相东西阁、弘阁、开阁、叩阁、平津阁、翘材之閤、孙弘阁、招贤阁、游东阁、东阁客,东阁故人、贤侯东阁、开阁伫孙弘、平津馆、东阁留宾、平津门、平津延士、翘才客、平津东阁、东阁招贤。

【示例】

〔丞相阁〕 唐·钱起《送王相公赴范阳》:“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

〔东阁〕 唐·杨重玄《正朝上左丞相张燕公》:“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公孙阁〕 清·龚鼎孳 《姑山草堂歌》:“拂袖长辞骠骑府,脱粟安用公孙阁。”

〔公孙开阁〕 宋、王韫秀《喻夫阻客》:“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

〔汉相东西阁〕 唐·罗隐《暇日投钱尚父》:“望高汉相东西阁,名重淮王大小山。”

〔弘阁〕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

〔开阁〕 唐·孙逖《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

〔叩阁〕 明·高启 《赠陶篷先生》:“长安昔纵酒,叩阁通平津。”

〔平津阁〕 唐·韩翃《送李侍御起徐州行营》:“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翘材之閤〕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三鱣地冷,幸依通德之门;一鹗天高,误入翘材之閤。”

〔孙弘阁〕 唐·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招贤阁〕 唐·寒山《富贵疏亲聚》:“急须归去来,招贤阁未启。”


猜你喜欢

  • 振铎

    铎:有舌的大铃。古时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文事用木铎,武时用金铎。《国语.吴语》:“乃王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后引申为从事教职的代称。明代章懋《与沈副使仲律》:“近见《湖南录》,

  • 卜食

    《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谓周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洛邑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洛邑。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晋陆云《祖考颂》:“卜食东夏,元龟既袭。”【词

  • 伎痒

    参见:技痒【词语伎痒】   汉语大词典:伎痒

  • 暴尪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尪,音wāng,同汪音

  • 窃斧

    同“窃?”。宋苏轼《辨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然至于窃斧而知心目之可乱,于投杼而知母子之可疑,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惑。”【词语窃斧】   汉语大词典:窃斧

  • 人薇权轻

    指身分低,资望浅,缺乏权威,难以服众。《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 自有公论

    自然有公正的舆论。《世说新语.品藻》:“王大将军下,庚公问:‘闻卿有四支,……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王大将军:王敦。【词语自有公论】  成语:自有

  • 一扫素壁

    《白氏六贴》(唐.白居易撰):“王子敬过戴安道,饮酣,安道求子敬文,子敬攘臂大言曰:‘我辞翰虽不如古人,与君一扫素壁。’今山阴草堂碑是也。”宋.王明清《挥尘录》:“宣和中,苏叔党游京师,寓景泰寺僧房。

  • 烂额焦头

    同“焦头烂额”。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二:“漆身吞炭依稀是,烂额焦头取次能。”见“燋头烂额”。【词语烂额焦头】  成语:烂额焦头汉语大词典:烂额焦头

  • 江毫

    同“江淹笔”。唐吴融《薛舍人见征恩赐香并二十八字同寄》诗:“都缘有意重熏裛,更洒江毫上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