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隐士梁鸿,隐遁民间,在吴地为人
同“秦鹿”。明朱鼎《玉镜台记.擒王敦》:“非我敢收秦氏鹿,只因天命属龙颜。”
源见“陈蕃榻”。表示礼贤迎宾。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他既不惜访戴之车,你岂可不下悬徐之榻。”
《论语.颜渊》:“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孔子赞美仲由(字子路)说:“子路从不拖延履行诺言。”后因以誉履行诺言之典。南朝梁.江淹《谢法曹惠连赠别》诗:“共秉延州信,无慙仲路诺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
同“六出奇计”。明陈基《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诗:“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欲安刘。”【词语六计】 汉语大词典:六计
源见“管宁割席”。借指朋友断交。宋苏轼《刘莘老》诗:“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同“幕府莲花”。元 萨都剌《送刘照磨之桂林》诗:“一官未厌马蹄遥,要使南荒识凤毛。幕府红莲开白昼,辕门碧草映青袍。”【典源】《南齐书·庾杲之传》:“ (庾呆之) 出为王俭卫军长史,时人呼俭府为入芙蓉池
《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梦,本为虚妄,梦中复梦,则更见其虚幻之极。后因用指全无凭据的虚幻之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已觉梦中梦,还同身外
见〔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