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倾家荡产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储。东汉末董和率族西迁,刘璋以为江原长、成都令。当时四川土地富饶,士民殷实,而崇尚奢侈,商人之家,锦衣玉食,逢到婚丧嫁娶,往往把家产搞个精光。董和倡导并亲自做到节俭,吃粗粝的米饭,穿褐布的衣服,并制定条例,防止过分浪费。他所管理的地方都能改变过去的风气,民风得以淳厚。

【出典】: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卷39第979页:“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例句】: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差役篇》:“终则箠楚禁锢,连年莫脱,其势不至于倾家荡产、鬻妻卖子,不止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


并列 倾,全部倒出。荡,全部扫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原作“倾家竭产”。语本《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李准《黄河东流去》:“我~买这块地,是叫化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发家致富。也作“破家败产”、“破家荡产”、“破家荡业”、“破家竭产”、“破家散产”、“破家丧业”、“荡产倾家”、“弃家荡产”、“倾家竭产”。


【词语倾家荡产】  成语:倾家荡产汉语词典:倾家荡产

猜你喜欢

  • 昊天不吊

    《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谓苍天不怜悯保佑。后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汉蔡邕《济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吊,降此残殃。”主谓 上天不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

  • 悬藜乙夜

    源见“青藜照阁”。谓苦学勤读以至深夜。乙夜,二更时分。明阮大铖《燕子笺.约试》:“悬藜乙夜,长翻天禄之书。”

  • 龙綍

    源见“纶綍”。指帝王的诏令。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列职春宫,标离光于青殿;代工天府,明台耀于紫宸。故得龙綍垂光,戢两星而开照;鹤盖浮影,翼五云以连阴。”陈熙晋笺注:“喻衔诏出使也。”【词语龙綍】 

  • 袁公卧雪

    同“袁安高卧”。唐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 拥吟鼻

    同“拥鼻吟”。宋张炎《凄凉犯.北游道中寄怀》词:“山势北来,甚时曾到,醉魂飞越。酸风自咽,拥吟鼻、征衣暗裂。”

  • 退傅挥金

    源见“疏傅散金”。指人致仕还乡,散发钱财,与乡党宗族共享其赐。元袁桷《白云平章致仕》诗:“侍臣传醴真殊遇,退傅挥金得自由。”【词语退傅挥金】  成语:退傅挥金汉语大词典:退傅挥金

  • 得之不得曰有命

    得:指获得官位。之:用同“与”。 说得着官位和得不着官位统由命运决定。原是孔子与弟子子路的对话。 后泛指一切听天由命。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 遥遥华胄

    名人的远裔。讥笑人自诩出身名门之后的戏谑之语。《南史.何昌寓传》:“昌寓后为吏部尚书,尝有一客姓闵求官。昌寓谓曰:‘君是谁后!’答曰:‘子骞后。’昌寓团扇掩口而笑,谓坐客曰:‘遥遥华胄。’”子骞:指闵

  • 辽东猪

    同“辽东豕”。元 祖伯《效刘屏山作十二相属歌》诗:“累累堪笑丧家狗,慎勿远效辽东猪。”【词语辽东猪】   汉语大词典:辽东猪

  • 死灰复然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死灰,烧余的灰烬。《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亦作“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