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倾家荡产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储。东汉末董和率族西迁,刘璋以为江原长、成都令。当时四川土地富饶,士民殷实,而崇尚奢侈,商人之家,锦衣玉食,逢到婚丧嫁娶,往往把家产搞个精光。董和倡导并亲自做到节俭,吃粗粝的米饭,穿褐布的衣服,并制定条例,防止过分浪费。他所管理的地方都能改变过去的风气,民风得以淳厚。

【出典】: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卷39第979页:“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例句】: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差役篇》:“终则箠楚禁锢,连年莫脱,其势不至于倾家荡产、鬻妻卖子,不止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


并列 倾,全部倒出。荡,全部扫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原作“倾家竭产”。语本《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李准《黄河东流去》:“我~买这块地,是叫化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发家致富。也作“破家败产”、“破家荡产”、“破家荡业”、“破家竭产”、“破家散产”、“破家丧业”、“荡产倾家”、“弃家荡产”、“倾家竭产”。


【词语倾家荡产】  成语:倾家荡产汉语词典:倾家荡产

猜你喜欢

  • 烟霞心

    同“烟霞志”。清黄遵宪《游箱根》诗:“平生烟霞心,奈此桑下宿。行携《桃源图》,归我筼筜谷。”【词语烟霞心】   汉语大词典:烟霞心

  • 画眉客

    源见“张敞画眉”。指风流情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四折:“出脱你这干风情的画眉客。”

  •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氏家族。韩魏:指春秋时晋国诸卿韩氏和魏氏。老:指古代大夫的家臣。滕薛:春秋时两个小国名。滕在今山东滕县,薛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孟公绰要是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才力还是有余

  • 素丝泪

    源见“墨子悲染丝”。喻指抱朴守真者担忧受世俗污染的悲哀。唐钱起《新丰主人》诗:“明代少知己,夜光频暗投。迍邅终薄命,动息尽穷愁……双垂素丝泪,几敝皂貂裘。”

  • 乱坠天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明沈受先《三元记.断金》:“人若一日无君也,说得乱坠天花也人不听。”见“天花乱坠”。《天雨花》7回:“饶你满身都是口,~我不听。”【词语乱坠天花】  成

  • 九折臂而成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楚辞·惜诵》:“~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 家丑不可外谈

    见“家丑不可外扬”。《西游记》69回:“古人云:‘~’。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词语家丑不可外谈】  成语:家丑不可外谈汉语大词典:家丑不可外谈

  • 步伐

    《书.牧誓》:“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步,进趋;伐,击刺。后以“步伐”指军队操练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清刘大櫆《书〈战国策〉后》

  • 川壅必溃

    《国语.周语上》(卷一):“(周)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消除)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

  • 第一流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桓温)下都,问真长(刘惔字真长)曰:‘闻会稽王(司马昱)语奇进,尔邪(是这样吗)?’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