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持太阿

倒持太阿

太阿:又作泰阿,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所铸造。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易把权柄送交别人,使自己反遭其害。语出自西汉梅福给汉成帝的上书。西汉人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年轻时在长安求学,精通《尚书》和《谷梁春秋》,担任南昌尉。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独揽大权把持朝政。京兆尹王章为人忠贞直率,曾规劝、指责王凤,被王凤杀死。王氏势力越来越大,自然灾害和奇异现象多次出现,各级官吏都不敢说心里话。梅福上书成帝说:“秦朝无道,残虐百姓,无形中为汉朝兴起创造了条件。如同倒拿着泰阿宝剑,把剑柄交给陈涉、项羽等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毁己利敌或指丧失权力,反为人所制。又作“授人以柄”。

【出典】:

汉书》卷67《梅福传》2917、2920页:“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王氏浸盛,灾异数见,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曰:‘……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曰:‘泰阿,剑名,欧冶所铸也。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发,譬倒持剑而以把授与人也。”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 宋·王安石《兼并》:“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宋·张元干《过白彪访沈次津》:“赏罚二大柄,倒持示微弱。” 清·唐孙华《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国柄倒太阿,祖训裂堤防。” 清·黄遵宪《群公》:“事事太阿权倒授,人人六等罪分明。” 清·黄遵宪《庚辰四月重野成斋》:“呜呼源平霸者起,太阿倒持将军。”


见“太阿倒持”。


【词语倒持太阿】  成语:倒持太阿汉语词典:倒持太阿

猜你喜欢

  • 谗箕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高亨注:“翕,缩也。箕的前面部分叫做舌,箕的舌是向后缩的。”后以“谗箕”称谗舌。宋宋祁《偶书》诗:“谗箕元有舌,伪玉响无瘢。任拔终倾藿,虽憎亦佩兰。”【词语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陈述。作:创作。信:信仰。 只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不创新。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礼乐志》:“修其旧文,放郑近雅,述而不作

  • 磻溪心迹

    源见“渭滨垂钓”。指以隐求仕的心愿。唐司空图《漫书》诗之五:“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 上楼去梯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

  • 於陵贫

    源见“仲子灌园”。泛指生活贫困。清程先贞《早秋雨中星来舅携具过访》诗:“於陵贫也原非病,鹅炙重劳食灌园。”

  • 出处语默

    《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后以“出处语默”谓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汉王符《潜夫论.实贡》:“一能之士,各贡所长,出处语默,勿强相兼。”见“出处默语”。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 中圣贤

    同“中圣人”。宋苏轼《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何人可复间季 孟,与子不妨中圣贤。”

  • 树比公孙

    源见“大树将军”。形容声威很高。唐张九龄《饯王尚书出边》诗:“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 投鼠

    同“投鼠忌器”。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流言欲成投鼠误,偏惑犹然见豕讹。”【词语投鼠】   汉语大词典:投鼠

  • 休牛散马

    同“归马放牛”。《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见“休牛放马”。《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偃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