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郑玄家婢”。指知书识礼的奴婢,意在称许主人高雅学深。清 丘逢甲《戏叠前韵柬同集诸君》诗之一:“却教人忆泥中婢,八字墙高似郑乡。”
源见“郑履”。借指朝廷重臣。清袁枚《答敬斋公相》诗:“履曳星辰下殿迟,黄银腰带好威仪。”
同“颜回陋巷”。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求仁未入仲由堂,安贫且卧颜回巷。”
刘蕡:唐昌平人。唐文宗时,宦官擅权,刘蕡深表愤恨。太和初举贤良方正,对策时,能直言极谏,考官畏惧宦官,不敢录取。下第:科举时代考试不中叫下第。登科:唐制,科举及第,由吏部复试,获中,叫登科。 旧指考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唐韩愈《桃园图》诗:“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同“长爪仙人”。宋陆游《书怀》诗:“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终年在佛像前吃素,形容修行信佛。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绣佛:刺绣的佛像。并列 供奉佛祖绣像,长年吃素。信佛的人在家中供佛修行。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前,
源见“相杵成讴”。谓哀悼贤人去世。隋无名氏《李则墓志》:“于是相杵停音,邻歌断曲。”
参见:衔瑞图
《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南朝 宋 师党授《孝子传》:“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后因以“衣芦花”为受后母虐待,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