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

壑(hè),坑谷,深沟。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嫁祸于人。一个名叫白圭的治水专家对孟子说,我对洪水的治理超过了大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洪水,是循着水原来所走的道路加以疏导,所以他是把四海作为容水之处。而你却是将邻国作为容水之处。水不遵循故道而四处泛滥叫作洚水,——洚水也就是洪水——这是仁爱百姓的人最憎恶的。我的先生,你错了。

【出典】: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例句】:

清·魏源《湖广水利论》:“数垸之流离,与沿江四省之流离,孰重孰轻?且不但以邻为壑而已。” 《毛泽东选集·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


偏正 壑,山沟、大水坑。把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孟子·告子下》里批评自夸善于治水的白圭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后用“以邻为壑”比喻转嫁灾祸或困难给他人。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或以坏的送人,‘~’,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贬义。用于人与人、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嫁祸于人 委过于人↔助人为乐 千金买邻 亲仁善邻


解释壑:山沟;水坑。原指将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大水坑。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善于商业生产和筑堤治水。有一天,他对孟子说:“我治理水患的本领比夏禹强。”孟子说:“你的说法不对。夏禹治水,顺乎水的本性,采用疏导的办法,让水注入大海,是以大海为水坑。现在你用筑堤堵塞的办法治水,让水流向邻国,是把邻国当作水坑。水如果逆流就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洪水危害天下,给百姓造成损失和痛苦,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最厌恶的,所以我认为你说得不对。”

近义嫁祸于人

例句

我们不能以邻为壑,将垃圾倾倒在河里,给下游造成污染。


【词语以邻为壑】  成语:以邻为壑汉语词典:以邻为壑

猜你喜欢

  • 粗服乱头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容止》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晋河东闻喜人裴楷,字叔则。仪表俊秀,脱去帽子,粗服乱头,也很漂亮

  • 贵阴贱璧

    同“禹惜寸阴”。《晋书.皇甫谧传》:“夫贵阴贱璧,圣所约也;颠倒衣裳,明所箴也。”并列 比喻时间的宝贵。语本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谓宝贵光阴甚于

  • 祖生先

    源见“祖鞭先著”。表示抢先立功。元王恽《木兰花慢.十三年平阳秩满清明日赋》词:“功名事无有分,且着鞭,休羡祖生先。”

  • 柿叶书

    同“柿叶学书”。清唐孙华《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柿叶书多忘笑倦,松花酒熟看杯巡。”

  • 煦濡

    源见“相濡以沫”。谓给予惠爱。明张居正《吴镜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铭》:“与乡人处,恂恂煦濡,不为崖异。”王闿运《王兵备》诗序:“若其艰危,煦濡相从。”【词语煦濡】   汉语大词典:煦濡

  • 歌来晚

    《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以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

  • 望眼欲穿

    形容期望殷切。明西湖居士《明月环·诘环》: “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复小姐去也。”●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 “各有诗千首,俱抛海一边。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白居易这首给元稹的赠答诗表达了

  • 奏效

    《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后以“奏效”指收效,见效。宋叶適《祭刘阁学文》:“公副杂端,奏效岂多!”【词语

  • 羲娥

    源见“羲和”、“嫦娥奔月”。神话传说中日御羲和与月神嫦娥的并称,代指日月。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 娥。”清姚鼐《答王生》诗:“尘霾苟不兴,万里曜羲 娥。”亦借指岁月或昼夜。宋

  • 百钱曳杖

    同“百钱挂杖”。宋刘辰翁《高阳台.和巽吾韵》词:“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