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仙吏

仙吏

同“仙尉”。唐钱起《送昆山孙少府》诗:“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词语仙吏】   汉语词典:仙吏

猜你喜欢

  • 太仓一粟

    同“太仓稊米”。《儿女英雄传》三回:“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朋友,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见“太仓稊米”。《儿女英雄传》3回:“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朋友,多少大家

  • 服阕

    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三年后除去丧服,称“服阕”。阕:终。汉代应劭《风俗通.十反》:“贫士成冢立祀,三年服阕。”【词语服阕】   汉语大词典:服阕

  • 价重连城

    见“价值连城”。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璧,一纸万金犹不惜。”【词语价重连城】  成语:价重连城汉语大词典:价重连城

  • 刎颈

    同“刎颈交”。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付同心之雅会,讫刎颈之良游。”【词语刎颈】   汉语大词典:刎颈

  • 损之又损之

    损:减损。 原意是不断减去华伪而归于纯朴。 后又指尽量保持谦逊。语出《庄子.知北游》:“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汉.张衡《东京赋》:“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孔子家语.三恕》:

  • 葛亮贵和篇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附《诸葛氏集目录》:“《贵和》第十一。”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曾经撰写《贵和》篇。后因用为咏以和待人之典。唐.杜甫《赤宵行》诗:“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 滥充

    同“滥竽充数”。《清史稿.选举志一》:“学政严加遴选,滥充发回原学。”【词语滥充】   汉语大词典:滥充

  • 王录事

    《晋书.陶潜传》载:陶潜解印去县,赋《归去来》。刺史王弘甚敬仰之,亲自造访,潜称疾不见。弘候知潜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携酒,先于半道邀之。潜欣然引酌。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终日。王弘曾拜刺史,录尚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朱子语类》卷71:“谚有‘~’,甚好。”【词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汉语大词典: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杞天堕

    源见“杞人忧天”。形容天翻地覆的变化。清朱彝尊《杂诗》之十:“桑海讵难干,杞天亦可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