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京洛风尘

京洛风尘

同“京洛尘”。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诗:“京洛风尘久,江 淮音信稀。”


【典源】《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修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隆思辞心曲,沉欢滞不起。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

【今译】 晋代陆机有《为顾彦先赠妇》诗,诗中讲,辞家远行去游历,悠悠远隔三千里。京城洛阳多风尘,白衣染得黑又黑。修身愁苦又忧伤,我是多么怀念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风尘仆仆奔走京城; 也泛指京城的烦嚣尘世。

【典形】 长安尘、尘起洛阳风、帝京尘、二京尘、风尘化客衣、京尘、京洛尘、京洛风尘、京洛化衣、京洛土、京洛衣尘、洛尘、洛城尘、洛阳尘、染缁尘、素衣尘、素衣化缁、西京尘、缁尘、洛阳城里尘、京华多尘土、京洛缁尘、京洛红尘、素衣缁、京路尘、京尘梦、困尘缁、衣染洛尘、素衣垢。

【示例】

〔长安尘〕 清·黄景仁《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郎吟襆被上车去,衣上薄污长安尘。”

〔尘起洛阳风〕 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

〔帝京尘〕 唐·柳宗元《梅雨》:“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二京尘〕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风尘化客衣〕 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京尘〕 金·元好问《与冯吕饮秋香亭》:“庞眉书客感秋蓬,更在京尘澒洞中。”

〔京洛风尘〕 唐·方干《送郭太祝归江东》:“京洛风尘久,江淮音信稀。”

〔京洛化衣〕 宋·陆游《初春出游戏作》:“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伎有诗传。”

〔京洛土〕 清·黄景仁《金缕曲》:“抵死不沾京洛土,算从头,作计输公等。”

〔京洛衣尘〕 唐·赵嘏《经无锡县醉后吟》:“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

〔洛尘〕 宋·刘筠《送客不及》:“只自河梁传怨曲,洛尘千古化征衣。”

〔洛城尘〕 唐·杜牧《宣城送萧兵曹》:“舟寒句溪雪,衣故洛城尘。”

〔洛阳尘〕 唐·薛据《落第后口号》:“时命不将明主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染缁尘〕 宋·张炎《征招·答仇山村见寄》:“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素衣尘〕 宋·陆游《晨起》:“远游端可继,敢恨素衣尘。”

〔素衣化缁〕 清·曹庭枢《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山鬼笑人文不灵,素衣化缁衫犹青。”

〔西京尘〕 唐·孟郊《自商行谒复州卢》:“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缁尘〕 南朝齐·谢眺《酬王晋安》:“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猜你喜欢

  • 四十九年非

    源见“蘧瑗知非”。谓能感悟往昔的失误,以利改进。唐骆宾王《帝京篇》:“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清程先贞《己未元日》诗:“寄语良朋能惠我,愿闻四十九年非。”

  • 渊底武侯

    源见“卧龙”。借指龙王。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 酒德

    源见“刘伶好酒”。指刘伶《酒德颂》,亦指饮酒的旨趣和修养。南朝 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心好异书,性乐酒德。”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词语酒德】   汉语大词

  • 蒿里

    《汉书.武五子传.广陵厉王胥传》:王自歌曰:“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唐.颜师古注:“蒿里,死人里。”蒿里,地名,是泰山南面埋葬死人的地方。后遂用为咏丧葬之典。唐.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

  • 攀槛

    同“朱云折槛”。清黄遵宪《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词语攀槛】   汉语大词典:攀槛

  • 木石心肠

    同“木人石心”。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偏正 比喻心肠像木头石块一样硬。形容冷酷无情,铁石心肠。语本《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尤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 返正拨乱

    见“拨乱反正”。【词语返正拨乱】  成语:返正拨乱汉语大词典:返正拨乱

  • 同舟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象“率然”;“率然”是常山地方的蛇名。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

  • 寸晷尺玉

    源见“禹惜寸阴”。形容时光珍贵,宋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

  • 板岩

    源见“拔才岩穴”。指贤士栖隐之地。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方求士于板岩,宜思贤于屠肆。”【词语板岩】   汉语大词典: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