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乘凫

乘凫

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叶令词”:“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方术,办法)而无车骑,密令大史(主管天时历法阴阳的官)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音xì,鞋子。古代的一种复底鞋)耳。”此事又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后汉书.王乔传》,晋.葛洪《神仙传.王乔》。

后汉.王乔实有其人,“乘凫”飞行的故事是传闻附会的神话。有人说,王乔即周灵王太子晋——古代仙人王子乔,不确。后把“双凫”、“凫舄”常用为地官吏的故实;用“乘凫”、“凫舄”、“双凫”常喻指仙术飞腾。

宋.苏轼《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扬双凫。”明.宁献王朱权《送天师》诗:“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唐.独孤及《酬常郿县见赠》诗:“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宋.李光《庄简集》卷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


猜你喜欢

  • 报恩雀

    源见“黄雀报”。指感恩重报的黄雀。借指感恩图报之人。清袁枚《哭李猗南》诗:“有如报恩雀,含环向谁视?”

  • 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丧家之狗: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无人喂养,比喻沦落不遇的人。后也指丧( ㄙㄤˋ sàng )失了归所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所依归的人。漏网之鱼:比喻逃脱拘禁的人。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常用语。形容人狼狈

  • 南风弹

    同“南风”。南朝 齐谢朓《鼓吹曲辞.钧天曲》:“已庆明庭乐,讵惭《南风》弹?”

  • 窥宋墙头

    同“窥宋东墙”。凌景坚《老友某君与邻女名靓文者私缔盟誓三年于兹为女之兄嫂所妒讼累匝月卒谐好事赋此贺之》诗:“窥宋墙头秋复春,三年啮臂证良姻。”

  • 和丸教子

    参见:丸熊

  • 何曾食万钱

    源见“日食万钱”。谓生活奢侈。清袁枚《谢钱观察三伏日赐冬腌菜》诗:“多公冷处留馀味,那用何曾食万钱?”

  • 梦里黄粱

    源见“黄粱梦”。喻虚幻的事、痴心妄想。宋张炎《声声慢.重过垂虹》词:“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 三方落网,一面驱禽

    源见“网开三面”。谓法宽政仁,德及禽兽。北周庾信《汤解祝网赞》:“三方落网,一面驱禽。德矣圣政,仁乎用心。”

  • 齐大非偶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耦,同“偶”。后遂以“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的门第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南朝 梁沈约《奏弹王

  • 旅枕梦

    源见“黄粱梦”。指追逐荣华富贵的幻梦。清赵翼《赴天津》诗:“旅枕梦醒时,何地谢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