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

原指一心求利,就不可能为别人着想,使别人受益,后则用以形容富人刻薄成性,唯利是图。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说,老百姓的生产活动不能忽视。老百姓的一般情况是:有固定的产业才有稳定的思想,没有固定的产业便没有稳定的思想。如果百姓思想不稳定,什么无法无天的事,都能干得出来。等到犯了罪,然后再加刑罚,等于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慈的君主却去陷害老百姓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务必做到处事恭谨,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向百姓征收赋税有定规。阳虎说过,想发财就别讲仁爱,讲仁爱就别想发财。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富室黄某亦遣媒来,虞恶其为富不仁,力却之。”


述补 只求自己发财致富而存心不良,不顾他人死活。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例]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辣。→见利忘义 心狠手辣↔见利思义 仗义疏财


解释原指讲究仁义就不能发财致富。后形容德行低劣的富人唯利是图,不顾他人死活。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向孟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孟子说:“有关百姓的事情千万不可怠慢。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稳定产业的人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稳定产业的人就不会有相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如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利欲熏心、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假如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去加以处罚,这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就等于是陷害。哪有仁爱的人身处高位却作出陷害百姓的事情呢?所以贤明之君一定会恭敬简朴、礼贤下士,尤其在向百姓征收赋税时不能欲壑难填,而要遵守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不能讲仁义,要讲仁义就不能发财致富。’对待百姓,首先要让他们的生活有着落,然后再兴办教育,让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做到了这些,国家才会气象一新、蒸蒸日上。”

阳虎和孔子是同时代人,曾经把持鲁国的朝政。孔子认为他的做法不合适,不愿和他交往。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挥者,主张推行仁政、贫贱不移,他引用阳虎的话,是要强调仁爱第一。讲究仁爱的君主,应该减少百姓的负担,因此也就不会非常富有。

例句

我们要走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和为富不仁是绝不相同的。


【词语为富不仁】  成语:为富不仁汉语词典:为富不仁

猜你喜欢

  • 匡乱反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后以“匡乱反正”谓扶正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上》:“〔司马迁〕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诸侯之得世其家

  • 坐不垂堂

    见“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条。述补 垂堂,屋檐。不坐在房檐之下,以免坠瓦砸伤。形容谨慎。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祸国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例]他一向

  • 南楼佳兴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金蔡松年《水调歌头.闰八月望夕有作》词:“庾老 南楼佳兴,陶令东篱高咏,千古赏音稀。”

  • 伦律

    源见“伶伦凤律”。美称乐律。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 星坼台衡

    同“星坼中台”。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 猫儿狗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唐卢延让(或作卢延逊)业诗,二十五举,方得一第。其卷中有句云:‘狐衝官道过,狗㓨(同刺,探)店门开。’租庸张相亲见此事,每称赏之。又有‘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之句,为成中令

  • 妒花女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九六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武阳女嫁阮宣武,妒忌。家有一株桃树,华叶灼耀,宣叹美之。(女)即便大怒,使婢取刀斫树,摧折其华。”自古妒事很多,如“妒妇津”“短辕犊车”等

  • 谢安折屐

    源见“喜折屐”。指狂喜失态。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下.吕泾野先生语录》:“如谢安折屐,岂能强制得住?”

  • 冰玉

    同“冰清玉润”。宋苏轼《与王定国书》:“知今日会两婿,清虚阴森,正好剧饮,坐无狂客,冰玉相对,得无少澹否?”【词语冰玉】   汉语大词典:冰玉

  • 目与云飞

    同“白云亲舍”。清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馀胆罢含,断机尚在,未尝不指随心痛,目与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