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

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少牢,即猪羊),而与羊谋其羞(指作菜肴的羊肉)。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后人说此与“与狐谋皮”,意同。与狐商量,要它让出身上的毛皮来,比喻不切实际地想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后因以“与虎谋皮”用为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的典故。

孙中山《解决时局问题之演讲.大亚细亚主义》:“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


见“与狐谋皮”。孙中山《解决时局问题之演讲》:“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一定是做不到的。”


解释本作“与狐谋皮”。比喻打算要做的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后来演变为“与虎谋皮”,表示同恶人商量和他们利益相反的事,要他们做出让步是根本不可能的。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太平御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地有人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就和狐狸商量希望用它的皮;想备办祭祀的供品,就和羊商量要用它的肉。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狐狸一个接一个相继逃到了起伏的山丘之下,而羊也相互呼叫着躲藏到了密林之中,所以这个人十年也没能做成一件皮衣,五年也没备办好祭祀用的羊肉。

例句

在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的社会里,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去承担对社会的义务而放弃对利润的疯狂追逐,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词语与虎谋皮】  成语:与虎谋皮汉语词典:与虎谋皮

猜你喜欢

  •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

  • 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

    伯夷:人名。与其弟叔齐为孤竹君之二子,互相让位,终于逃去。周武王伐纣即位,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听到伯夷的风操的人,贪得无厌的人也变清廉了。语出《孟子.尽心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儒

  • 洛阳纸贵

    洛阳因用纸增多而导致价格上涨。比喻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传诵。左思(约250-约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诗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以读书为业。武帝司马炎时,其妹左

  • 高价奇才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下.边让传》:“边让字文礼,陈留浚仪人也。少辩博,能属丈……议郎蔡邕深敬之,以为让宜处高任,乃荐于何进曰:‘伏帷幕府初开,博选清英……窃见令史陈留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

  • 惊弓

    源见“空弦落雁”。闻空弦声而惊恐。喻受过挫折而胆怯。清钱谦益《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米我今归谷口,惊弓君莫问壶头。”【词语惊弓】   汉语大词典:惊弓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同“不正李园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要来张胜家中,断然使不得。”其他 走经瓜田别弯腰提鞋子,路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理正帽子。比喻

  • 管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战国时燕国的名将乐毅,都是辅弼之才。后遂用为济世之才的典故。唐.李白《赠何

  • 黑盆冤

    同“覆盆之冤”。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 忘忧草

    参见:萱草【词语忘忧草】   汉语大词典:忘忧草

  • 一诺

    源见“一诺千金”。指信实可靠的一次许诺。宋陈师道《送曹秀才》诗:“情亲期一诺,急病阙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