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苟言笑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话、发笑。 朱之瑜(1600-1682年),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明崇祯末年,几次征召入朝做官,皆不就。明亡,密谋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逃走日本、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地,常秘密进入内地,与张煌言等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再东渡日本讲学二十多年,深受日本水户侯源光国厚礼敦聘,称待师尊。他的著作由日本学生源光国父子刊印为《舜水遗书》。他死后葬于日本长崎(Qí奇)瑞龙山脚下,日本学生追加他称号为“文恭先生”,立祠祭祀,并派人守护坟墓。朱之瑜生前为人严正刚毅,一举一动,必有礼貌。平时居处接待往来,不随便说话、发笑,只有谈到明朝国家灭亡遭难时,常常是咬牙切齿、痛哭流涕。

【出典】:

清史稿》卷500《遗逸传一·朱之瑜传》13838页:“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唯言及国难,常切齿流涕。”

【例句】:

清·汪琬《缓斋记》:“吾友吏部郎王子子底,为人恬静少欲,不苟言笑。”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余多言好辩,而先生不苟笑语。”


偏正 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语本《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宋·惟白《续传灯录》卷36:“其为人也,高古简俭,不苟为言笑矣。”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他是一个满脸严肃,~的人,谈话几乎不离他的科研题目。”△用于描写为人端庄。→老成持重 一本正经 ↔嘻皮笑脸 谑浪笑敖 油腔滑调。也作“言笑不苟”。


【词语不苟言笑】  成语:不苟言笑汉语词典:不苟言笑

猜你喜欢

  • 二十四宾客

    同“二十四友”。宋王十朋《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诗:“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颜公。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时风。”【词语二十四宾客】   汉语大词典:二十四宾客

  • 渊清玉洁

    见“冰清玉洁”。《魏书·陈矫传》:“~,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废书而叹,指因有所感而放下书叹息。《晋书.潘岳传》:“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曰:岳读《汲黯传》至

  • 谢安哀乐

    同“谢公哀乐”。清张问陶《初冬九日得秀水马吉初书知杏里师去夏辞世感事述怀》诗之三:“莫问谢安哀乐事,年年身阅小沧桑。”

  • 螘斗

    同“蚁斗”。螘,同“蚁”。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

  • 摧九日

    源见“羿射九日”。指传说中后羿射落九日。清赵翼《戏题姮娥奔月图》诗之二:“彀率能摧九日精,何难射落月轮明?”

  • 弊貂

    源见“季子貂敝”。谓落魄失意,多自谦无才。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 卮言日新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寓,寄也。世人愚迷,闻道己说,则起疑心,若讬以他人,则十言而信九),重言十七(重,音zhòng,重言,指被人所尊重者的话,十信其七),巵言日出(巵,酒器,巵满则倾,空则仰。

  • 孙叔杀蛇

    源见“楚相断蛇”。称赞春秋 楚相孙叔敖善行仁爱。《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三年》:“昔楚庄吞蛭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

  • 跨琴鲤

    源见“琴高乘鲤”。指仙游。宋侯寘《念奴娇.和王圣俞》词:“浮丘何在,与君共跨琴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