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如意事常八九

晋书.羊祜传》:“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晋将羊祜平吴大计一时得不到支持,朝廷当断不断,故发感叹,以世间事十之八九多不遂心,来缓解自己郁愤的心情。

宋.辛弃疾《贺新郎.再赋海棠》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其他事情经常不能尽如人意。语本《晋书·羊祜传》“枯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元·高明《琵琶记》35出:“~,可与人言无二三。”△多用于不顺心方面。


【词语不如意事常八九】  成语:不如意事常八九汉语词典:不如意事常八九

猜你喜欢

  •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只是不肯干,不是不能干。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鲁迅《伪自由书.〈杀错了人〉异议》:“某君叹息道:‘愚尝与东北人士论币制紊乱之害,咸以积重难返,

  • 万钱食

    同“日食万钱”。宋陆游《食荠十韵》诗:“一扫万钱食,终老稽山旁。”

  • 十行一目

    同“一目十行”。元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诗:“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

  • 何曾箸

    《晋书.何曾传》:“何曾字颖考。”“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西晋时,太尉何曾字

  • 三虎贾

    同“三虎”。唐元稹《曲江老人》诗:“雄推三虎贾,群擢八龙荀。”

  • 虎溪相送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陆修静,吴兴人,早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慧远,一作惠远)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至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

  • 循名课实

    犹循名责实。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孙中山《〈民权初步〉序》:“今民国之名已定矣……顾名思义,循名课实,以完成革命志士之志。

  • 东平献颂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三国志.中山恭王衮传》:“昔唐叔

  • 擢发罪不胜

    同“擢发难数”。明许自昌《水浒记.效款》:“大名远播素钦承,轻干阃禁,擢发罪不胜。”

  • 春秋责帅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于失街亭后上疏自贬:“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蜀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