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缄

三缄

同“三缄其口”。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昔陈灵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取祸也。”


【词语三缄】   汉语词典:三缄

猜你喜欢

  • 助桀

    同“助桀为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冗篇下》:“自裴行俭惑众于先,魏元忠助桀于后,致忠义之操,久湮不白。”【词语助桀】   汉语大词典:助桀

  • 穷途泣

    同“穷途恸哭”。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之九:“临分亦泫然,不为穷途泣。”

  • 南宅楼桑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

  • 鸾悲镜舞

    源见“镜鸾”。喻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元 吾丘衍《洛阳晓》诗:“鸾悲镜舞秋茫茫,帘移日光春昼长。”

  • 乌柏

    同“乌府”。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建节辞乌柏,宣风看鹭涛。”【词语乌柏】   汉语大词典:乌柏

  • 汶上

    《论语.雍也》:“李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杨伯峻注:“桂馥《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以“汶上”指归隐之地。三国 魏应璩

  • 郑虔三绝

    郑虔:人名。绝:极、最、独特。称赞郑虔在山水画、书法和诗三方面都具有极高造诣。后来用以称赞擅长绘画、书法、诗词的人。又作“郑三绝”、“三绝郑”。出自郑虔事迹。郑虔,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天宝初曾任

  • 麈教

    同“麈尾之诲”。清冯桂芬《与赵抚部书》:“昨承麈教,辱承执事虚怀大度,勤勤焉为刍荛之询。”【词语麈教】   汉语大词典:麈教

  • 百川灌河

    百川:泛指众多河川。河:黄河。 条条河川都灌注到黄河里。 形容水势汪洋浩荡。语出《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晋.释慧远《大智论钞序》:“汪汪焉莫测其量

  • 身体发肤

    指自己身体的全部。《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并列 身躯、四肢、须发、皮肤,泛指全身。语出《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