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纸无驴

三纸无驴

源见“博士买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宋陆游《题斋壁》诗:“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此例为谦称。


主谓 文辞烦琐,废话连篇,不得要领。语本《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贬义。用于写作技能差,含嘲讽意。→博士买驴 ↔必传之作 不蔓不枝


【典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

【今译】 北齐颜之推在指斥某些鄙陋的儒士时说,问他们一句话就要解答数百句,然而废话连篇,不得要领。邺下有谚语说:“博士要买驴,契券写了三张纸,却未言及驴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文字、言语繁冗,而不切要害。

【典形】博士书驴券、驴券、三纸尚无驴、书驴券。

【示例】

〔博士书驴券〕 宋·陆游《读书》:“文辞博士书驴券,职事参军判马曹。”

〔驴券〕 清·黄遵宪《杂感》:“狗曲出何经? 驴券书博士。”

〔三纸尚无驴〕 宋·陆游 《题斋壁》:“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

〔书驴券〕 宋·陆游《自治》:“不解书驴券,安能问马曹?”


【词语三纸无驴】  成语:三纸无驴汉语词典:三纸无驴

猜你喜欢

  • 乘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天河与海通连。有海边居民,见年年八月,海上有浮槎(竹木筏)去来,不失期。此人发奇想,立阁槎上,多赍(jī,携带)粮,乘槎去。……至一处,有城郭状,遥望宫中有织女,另一丈夫

  • 廉而不刿

    廉:有棱角。比喻人禀性方正。刿( ㄍㄨㄟˋ guì ):刺伤。 棱角锐利,但不伤物。 比喻为人正直宽厚。语出《老子》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慢),

  • 莫须有

    比喻无罪被冤。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年投军,为秉义郎。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高宗皇帝,反对南迁,被夺官归田。后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破格提拔

  • 行藏

    源见“用行舍藏”。指出处或行止。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词语行藏】   汉语大词典:行藏

  • 叉手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 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后以“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清黄遵宪《庚午六月重到丰湖志感》诗:“湖光潋潋柳荫

  • 秦宫宝镜

    同“秦庭朗镜”。《儿女英雄传》四回:“只见他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一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 明扬侧陋

    《书.尧典》:“明明扬侧陋。”曾运乾正读:“《史记》说,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慝者。”后以“明扬侧陋”谓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人。侧陋,处在僻陋之处或卑微的贤人。《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元象〕四年五月辛巳

  • 汤饼试何郎

    源见“傅粉何郎”。谓洁白美丽。宋徐俯《南歌子.山樊》词:“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共谁连璧向河阳。自是不须汤饼试何郎。”

  • 间何阔,逢诸葛

    《汉书.诸葛丰传》:“诸葛丰字少季,琅玡人也。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原注:“言间者何久阔不相见,以逢诸葛故也。”汉元帝时,诸

  • 遮道更借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