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日新妇

三日新妇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出身将门,善骑射,齐末依附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被荐为竟陵(今湖北天门西北)太守,协助萧衍夺取政权。官至侍中、中卫将军。景宗生活奢侈,妓妾数百人,部曲残横,常常掠取民间子女财物。他为人自负好胜,字有不解,从不向人请教,全凭主观臆造。性情好动,不能沉静从事,乘车外出时总想把车帷幔掀起来,左右下属劝阻他说,位高望重的人不宜这样做。景宗不以为然,对其亲信说:“我往日在家乡,骑着快马与数十名健儿野外打猎,拉弓如霹雳,箭鸣似饿鹰,耳边呼呼生风,使人乐而忘死。而现在来扬州作高官,行动处处不便,乘车时连打开车帷幔,下人也说不合适。关在车里边,像新婚三天的新嫁娘,实在让人丧气。”后世常用此典形容为官受约束不自由。

【出典】:

梁书》卷9《曹景宗传》181页:“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例句】:

宋·陈亮《又祭吕东莱文》:“三日新娘,请从今始。” 元·宋褧《春暮双清亭小酌》:“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 清·钱谦益《送于锵秀才南归》:“爱而思子苦不见,三日新妇关房栊。” 清·陈维崧《酬许元锡》:“伊肯龌龊学章句,三日新妇殊可怜。” 清·王士禛《送杨鄂州职方》:“虎头食肉志亦得,新妇帷车安足论。”


偏正 刚结婚三天的新娘子。形容很拘束。语出《梁书·曹景宗传》:“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清·陈维崧《酬许元锡》:“伊肯龌龊学章句,~殊可怜。”△贬义。用于写人物拘束、惶恐的情状。


【典源】《梁书·曹景宗传》:“ (景宗) 性躁动,不能沉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南史·曹景宗传》亦载。

【今译】 曹景宗为南朝梁大将,官位很高,但性情好动,不能沉静行事,出外就想把车子帷幔掀起来,左右下属劝他说,位高望重者不宜这样。景宗对亲近人说:“我过去在家乡,骑快马,与数十名年轻健儿骑马野外打猎,拉弓如霹雳响,箭像饿鹰叫,耳边呼呼生风,那种快乐,真使人难忘。现在来扬州当这贵官,活动处处不便,连行路打开车幔,下人也说不可以。关在车中,像三天的新媳妇,实在叫人丧气。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做官拘束无味。

【典形】 闭著车中妇、三日新妇、新妇帷车。

【示例】

〔闭著车中妇〕 元·宋��《春暮双清亭小酌》:“谁怜闭著车中妇,犹望元龙百尺楼。”

〔三日新妇〕 清·钱谦益《送于锵秀才南归》:“爱而思子苦不见,三日新妇关房栊。”

〔新妇帷车〕 清·王士禛《送杨鄂州职方》:“虎头食肉志亦得,新妇帷车安足论。”


【词语三日新妇】  成语:三日新妇汉语词典:三日新妇

猜你喜欢

  • 武陵路

    同“桃源路”。唐刘长卿《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归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诗:“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 一字不苟

    指在诗文中即使一字不妥,也不轻易放过。清代褚人获《坚瓠七集》卷四:“高达夫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即谢家东山景也。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厥后

  • 陶家柳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晋陶潜字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后刘裕建宋,渊明耻不复仕,隐居故里,号为“五柳先生”。后因用为

  • 庄周化蝶

    同“庄周梦蝶”。元卢挚《殿前欢》曲:“重醒后,梦景皆虚寥,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 狗急跳墙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后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红楼梦》二七回:“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主谓 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

  • 判若云泥

    源见“云泥”。比喻高低、好坏的差别悬殊。清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四:“至外虹口一带之水手客寓,西国流氓麕集其内,卑鄙龌龊,视此真判若云泥矣。”见“判若天渊”。张平《抉择》:“他发觉眼前的这一切同他所

  • 明察秋毫之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末:指秋毫的末端,是细毛的最细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谓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也看得清楚。后常用以形容人能观察入微,别具眼力。

  • 管仲之器小哉

    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相。器:器量。 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狭小得很呀! 这是孔子对管仲奢侈、不知礼的批评。 后亦用以泛指人的器量狭小。语出《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 斫雕为朴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斲(zhuó同斫)雕而为朴,纲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汉兴后,废除秦朝的各种法律,约法三章。又去掉外表的装饰,恢复

  • 齿嚼欲碎

    源见“张巡嚼齿”。形容将领抗敌,慷慨激烈,誓死报国。明李东阳《睢阳叹》诗:“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