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字狱

三字狱

参见后《莫须有》。


偏正 狱,罪。遭诬陷,冤狱。语本《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明·李东阳《三字狱》:“~,天下服。服不服? 杀武穆。”△贬义。→莫须有


【典源】《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 (秦) 桧诘其实,桧曰:‘ (岳) 飞子 (岳) 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今译】 南宋高宗时,岳飞率军抗击金兵,屡建战功。正当准备渡河进击时,却被急令召回。秦桧诬陷岳飞谋反,韩世忠不平,去秦桧处质问为何判岳飞罪,秦桧说:“岳飞之子岳云给张宪的信虽未证实,但其事或许有。”韩世忠说:“或许有三个字,怎么能服天下?”

【释义】 后以此典指枉加罪名,凭空捏造的冤狱。

【典形】莫须有、三字狱。

【示例】

〔莫须有〕 清 · 尤侗 《题韩蕲王庙》:“英雄气短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

〔三字狱〕 清·孟亮揆《于忠肃墓》:“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


【词语三字狱】  成语:三字狱汉语词典:三字狱

猜你喜欢

  • 蒙袂辑屦

    《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袂,衣袖。屦,鞋子。辑,敛。所谓“蒙袂辑屦”,是说用袖子遮掩着脸面,脚上拖着鞋子。后用以形容潦倒而羞愧的样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方之

  • 绨袍范叔

    源见“绨袍惠”。借指急需救助的困中之人。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绨袍范叔谁相恋,大被姜郎且共荣。”

  • 通子

    晋陶潜《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陶潜小儿名。后因以“通子”为咏子之典。唐韩翃《寄赠虢州张参军》诗:“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词语通子】   汉语大词典:通子

  • 井函

    源见“枯井藏书”。谓封函投井,以期日后应验。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四七:“后二十年言定譣,手书《心史》井函中。”自注:“在日本时,与子峨星使言:‘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本之自强,或如埃及之被

  • 扬觯

    《礼记.檀弓下》:“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音zhì,古代一种酒器)。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即献毕,斯扬觯,属之‘杜举’。”春秋时候,晋国功臣荀盈

  • 尘网

    即尘世。昔人以为人在世间,如在网中,不易解脱。汉代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疆拘锁。”晋代陶潜《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词语尘网】   汉语大词典:尘网

  • 偷馀光

    同“穿壁借馀光”。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诗之十三:“篝灯哦制艺,隔壁偷馀光。”

  • 庙胜之术

    《孙子.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在战争之前,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方案,预计战争胜负。如果计划周密,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如果计划不周,得胜的可能性就少,甚至

  • 蹄?

    同“蹄涔”。宋范仲淹《阅古堂》诗:“相彼形胜地,指掌而蹄?。”

  • 刓印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项羽〕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谓项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后以“刓印”谓吝于爵赏。晋左思《魏都赋》:“朝无刓印,国无费留。”【词语刓印】   汉语大词典: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