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十六策

三十六策

同“三十六计”。宋陈与义《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诗:“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买酒鏖北风。”


【典源】《南齐书·王敬则传》:“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卒 (cu) 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今译】 南朝齐时,齐明帝已经病重,将军王敬则再次起兵造反,朝廷上下 一片震恐。明帝次子东昏侯在东宫与人商议防范王敬则谋反事,派人上屋顶张望,见征虏亭失火,以为是王敬则杀来。急忙整理行装,准备逃走。有人将此事告诉敬则,敬则说:“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他们明帝父子唯应急速奔逃,一走了之。”檀公,指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走为上计指檀道济伐魏不利主动退兵事。三十六策泛指许多计策,并非实数。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计谋虽很多,只有离去或归隐一种最好。

【典形】 三十六策、檀公策、檀公画计、我策三十六、走上策。

【示例】

〔三十六策〕 宋·陈与义《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买酒鏖北风。”

〔檀公策〕 清·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或陈檀公策,先走乃明哲。”

〔檀公画计〕 宋·陆游《悲歌行》:“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我策三十六〕 宋·陈与义《书怀示友》:“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走上策〕 元·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


【词语三十六策】  成语:三十六策汉语词典:三十六策

猜你喜欢

  • 玉楼

    源见“玉楼受召”。本指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借指文人早夭。明文徵明《夜读亡友刘协中诗》:“眼中堪恨埋琼树,天上徒闻有玉楼。”【词语玉楼】   汉语大词典:玉楼

  • 帝女填海

    源见“精卫填海”。喻指力微志大,奋斗不息。清吴嘉纪《善哉行》之二:“夸父逐日,帝女填海,虽罕成功,志愿恒在。”

  • 韩掾偷香

    同“韩寿偷香”。宋杨亿《无题》诗之二:“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 华亭鹤

    源见“华亭鹤唳”。指代故乡、旧地的事物或人。《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人生在世间,贵乎得所图。问渠华亭鹤,何似松江鲈?”苏玄瑛《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诗:“君为塞上鸿,我是华亭鹤。遥念旷处士,对花

  • 造物小儿

    同“造化小儿”。宋苏轼《赠梁道人》诗:“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典源】《新唐书·杜审言传》:“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

  • 国士

    全国推仰的才士。《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意思是象韩信这样的人才,在全国挑不出第二个。【词语国士】   汉语大词典:国士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八柱

    《楚辞.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古代神话传说,地有八柱,用以承天。后以“八柱”指擎天柱,能为国家扶倾持危胜大任之材。唐颜真卿《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陇西郡开国公李公

  • 席地幕天

    源见“刘伶好酒”。形容纵饮酣畅,疏狂放达。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见“幕天席地”。唐·韩偓《惆怅》:“何如饮酒连千醉,~无所知。”【词语席地幕天】  成语:席地幕天汉语大

  • 季子邑

    《史记.吴太白世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让国于兄,国人贤之。“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曾因让国于兄受封延陵邑,号称“延陵季子”。后以“季子邑”代指延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