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人

七人

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者见世无道,就避世而归隐。其次,见此地不好,就避到彼地。再次,见人对他辞色不对,就不见那人。又次,见人和他言语不投,就离去不再和他说话。又说,如今鲁国弃官归隐的君子,已有七个人了。后因以“七人”用作咏隐士的典故。

唐.权德舆《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疲羸只欲思三径,戆直那堪备七人。”


【词语七人】   汉语词典:七人

猜你喜欢

  • 襦袴

    同“襦袴歌”。宋司马光《送峡州陈廉秘丞》诗:“襦袴嗟来暮,簪绅惜外迁。”【词语襦袴】   汉语大词典:襦袴

  • 乌鹊筑梁

    同“乌鹊填桥”。明何景明《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

  • 腰金拖紫

    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 一编圯下

    同“黄石略”。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词:“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 鸣鼓而攻

    《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鲁国大夫季孙实行改革。孔子认为季孙不过一诸侯国卿,但其享受已富过了周朝的亲王宰相周公

  • 鸱吓

    源见“鸱得腐鼠”。喻指庸人俗辈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怒吓。唐马吉甫《蜗牛赋》:“本忘情于蚌守,亦何惮于鸱吓。”【词语鸱吓】   汉语大词典:鸱吓

  • 直道而行

    直道:正道。 谓依正道行事。语出《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宋.徐铉《大宋故陈留县主簿赠太子中允李府君墓志铭》:“汉氏初基,群心改属,亲友敦喻,复诣京师。直道而行,焉往无咎。

  • 丁公藤

    唐.李延寿撰《南史.解叔谦传》:“解叔谦者楚梁,雁门人也。母有疾,叔谦夜于庭中嵇颡祈福,闻空中语云:‘此病得丁公藤为酒便差(差,同瘥,音chài,病愈)。’即访医及《本草注》(此指当时记载中草药的书籍

  • 公超市

    《后汉书.张楷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汉.张楷精通《严氏春秋》及古文《尚书》,他隐居教授,学者追慕相随,所居之所,居然成市。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之名。官府虽然屡次征

  • 寻源使

    源见“乘槎”。指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词语寻源使】   汉语大词典:寻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