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丁宽易东

丁宽易东

西汉人丁宽字子襄,是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最初丁宽是项生的仆从,随着主人一起跟着田何学《周易》。丁宽学习深入机敏,比主人项生学得还好,所以田何收他为学生。丁宽学成之后,要返回东面的故乡。田何对学生们说:“看来《易经》也随着丁宽往东方去了。”丁宽路过雒阳(今河南洛阳)时,又向周王孙学《易经》古义。汉景帝时,丁宽号丁将军,撰得《易说》一书,有三万字,解说经文,能抓住要领,现在流传的《易小章句》就是这部书。后以“丁宽易东”为弟子学成归家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88《儒林传·丁宽传》3597页:“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宽至雒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颜师古曰:“言丁宽得其法术以去。”

【例句】:

唐·李瀚《蒙求》:“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宋·邓肃《送游教授》:“飘飘归兴凌秋空,莫恨丁宽《易》已东。”


主谓 学业成就,回归故里。语本《汉书·丁宽传》:“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才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例]他到英国留学,两年后“~”。△用于学习方面。


猜你喜欢

  • 帝女桑

    《山海经.中山经》:(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馀,赤理黄华青树,名曰‘帝女之桑’。”据传说赤帝女学道成仙,居桑树上。后遂用为咏佳树之典。唐.上官仪《春日》:“花轻蕊乱仙人杏,叶

  • 一床锦被盖过

    意思是以美掩丑。请人包涵、遮饰之辞。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成语.一床锦被盖过》:“《宋史》,郦琼素与王德不睦,会张浚以琼副德为都统制,琼惧谓德曰:‘向来事太尉不周,今日乞一床锦被盖过。’德不答,琼遂叛降

  • 入彀

    源见“英雄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亦指应进士考试。宋范仲淹《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翘翘入彀,郁郁登瀛。荣滞六曹,淹恤百城。”亦比喻中圈套。清李渔《凰求凤.先醋》:“怕什么良缘难遂,只要你赚鸳鸯,

  • 赤精

    同“赤帝子”。唐李白《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清顾炎武《子房》诗:“归来遇赤精,奋戈起榛薄。”【词语赤精】   汉语大词典:赤精

  • 长育

    源见“顾复”。养育,使之长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引申为培育。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并谘目七事.谘目一》:“夫为国之要,在乎长育人才。”【词语长育】   汉语大词

  • 经世之才

    源见“经天纬地”。指治理国家的人才。明陶宗仪《辍耕录.御史举荐》:“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皆经世之才。”见“经国之才”。明·陶宗仪《辍耕录·御史举荐》:“某所荐者已百有余人,皆~,其在中外,并能上裨圣治

  • 杜鹃啼血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哀鸣。用以形容愁情。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主谓 形容鸟类叫声的悲切。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 ~猿哀鸣。”△用于心情方面。

  • 左贤王

    《史记.匈奴列传》:“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自汉以来,北方的匈奴发展

  • 鼓瑟齐门

    源见“抱瑟不吹竽”。喻才能不被赏识。明 无心子《金雀记.进谒》:“才到长安京都,欲为观国之宾。鲰生若也逢昌运,敢言鼓瑟齐门。”

  • 飞熊入梦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音gān,求)周西伯(即文王姬昌)。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