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汉语词典>染着的分词解释
rǎnzhe

染着

染着读音为 rǎn zhe。意思是:1.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 2.谓滞泥。

拼音rǎn zhe

注音ㄖㄢˇ ˙ㄓㄜ

词语分解

染着rǎn zhuó
词语解释
1.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
2.谓滞泥。
分词解释
处物:
1.审识事物。
2.对待人和事物。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不离:
1.不失;不失为。
2.不离开;不离去。
3.差不多;还不错。
执着:
1.原为佛教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2.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浸染:
①逐渐沾染或感染。
②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等:血水浸染了白衬衣。